這個稱號的獲得可謂來之不易,經歷了五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自2013年我區成為水利部確定的全市唯一全國首批45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以來,系統開展了水資源管理、水資源優化配置、水資源節約保護、河道水生態修復、水生態文明宣傳教育五大體系建設,完成了27項建設任務和重點示范工程。
日前通過市政府和水利部的驗收,成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
在現場考察和查閱資料后,驗收委員會認為密云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理念先進、布局合理、工作扎實、成績顯著、創新特色突出、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相關經驗在全國同類地區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不過冷靜下來想一下,作為密云人,對咱們密云的生態環境,還是非常自信的,畢竟我們付出了太多,獲得這個稱號,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幾年來,我區堅持以水源保護為中心,著眼水環境、完善水設施、強化水管理、弘揚水文化、確保水安全,全面組織實施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各項工作,初步實現了“清水下山、凈水入庫、水系連通、水生態修復”的目標。
1、組建了三級保水隊伍
組建區、鎮、村三級保水隊伍,形成了主體清晰、權責明確、上下聯動、執法到位、運轉高效的水資源保護管理格局,全面保障密云水庫水源安全。
2、建立三級水務管理隊伍
著眼加強水務管理,建立了區水務局、基層水務站和村三級水務管理隊伍,形成了覆蓋全區的規范化、常態化、立體化的水務管理體系。
3、全面推行三級“河長制”
堅持源頭防控、系統治理、綜合整治、標本兼治,全面推行三級“河長制”,形成了全方位、體系化的河流管護格局。確定了“十無”目標,明確了三查、三清、三治、三管職責,確保河湖管理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4、構建“11268”水生態總體格局
組織實施了落實最嚴格水資源制度、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完善水資源保護體系、建立河道水生態修復體系、開展水生態文明宣傳教育5大體系、27項措施、20項控制指標和“6+3”重點示范工程,構建了“一庫、一環、二區、六線、八帶”的“11268”水生態總體格局,順利完成了各項試點建設任務。實現了預期目標,取得顯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具體做法如下:
全面落實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試點期間,我區出臺了《密云縣人民政府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密云區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等文件和制度,強化水資源管理和依法治水管水,嚴格控制水資源開發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區納污三道紅線,嚴格控制用水總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并將水資源管理納入黨政績效考核項目,全面完成了各項任務。
系統優化了水資源配置格局
優化全區水資源配置格局,建設日供水能力5萬立方米新城地表水廠工程,實施沙廠水庫南干渠修復工程,充分利用南水北調來水契機,建成西沙河、白河、西田各莊北干渠三條引水線路,全部具備了回補地下水的條件等。
統籌配置非常規水源,建設日處理能力8.5萬噸的再生水廠,建成雨水收集利用工程51處,實現“開源”目標。
完成節水灌溉6.13萬畝,新建成30個循環水務村。多措并舉構建了密云區水網相連、河庫相通的多水源、多維度的水資源配置新格局。
日臻完善了水資源保護體系
試點期間,以保水質、惠民生、促轉型為重點,實現生態治理與生態保護相結合、保水源與促發展相結合。采用BOT模式建成巨各莊、大城子等5座污水處理廠。
以保護水源、修復生態為目標,按“生態修復區、生態治理區、生態保護區”三道防線布設防治措施,建成31條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27平方公里。
以密云水庫水源保護為中心,構建“一環、七帶、百條生態清潔小流域”的水源保護格局。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實現了“清水下山、凈水入庫”。
積極實施病蟲害生物防治和化肥減量化措施,通過開展赤眼蜂等天敵昆蟲的繁育及推廣,形成了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體系,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秸稈還田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化肥施用量逐年減少。
庫濱帶建設工程取得突出成效,水庫庫區155米高程以下10.4萬畝土地退耕禁種工作已全部完成;清理了94個“庫中島”;劃定畜禽禁養區,關閉200家規模養殖場,清理畜禽90萬頭(只);完成庫濱帶270公里圍網工程和2.54萬畝造林工程。
逐步建立了河道水生態修復體系
實施了紅門川河、白河(水庫上游)、蛇魚川河、沙峪里溝、安達木河、清水河、白馬關河等12條生態河流治理工程。
恢復清水河濕地公園178公頃,密云區濕地總面積達到1.14萬公頃。全區公眾對水環境的滿意率達到93.2%。
深入開展了水生態文明宣傳教
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水節日宣傳;開展進企業、進農村等“八進”特色宣傳教育,建成石匣水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基地1處,組織了水生態知識大講堂、舉辦征文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強化水生態文明宣傳,大力弘揚密云水文化。
通過試點建設工程,“節水保水”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密云的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得益于優異的自然條件。密云水庫成為眾多候鳥的棲息地,發現了70多年未見的珍禽栗斑腹鹀,湯河再現野生娃娃魚和桃花水母,清水河迎來了野生白天鵝……密云的生態多樣性顯著提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首都“大水盆”——密云水庫蓄水量由12億立方米攀升至20億立方米,水質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標準以上,為首都供水安全提供了更為有利的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