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新聞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王志凌 葉陳芬 通訊員 甘葉斌 圖/文)
9月20日,第八屆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游節上,出自屏南藝人之手的一把把傳統竹木弓箭,以其考究的工藝、悠久的歷史,讓八方游客稱道不已。
屏南,山巒疊嶂,群峰聳峙,縱橫交錯的山谷盆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竹木資源,也造就了屏南傳統竹木弓箭制作工藝,延續至今。
張召羽,屏南縣傳統竹木弓箭制作工藝傳承人,自幼對弓箭癡迷,跟隨叔父學習制作傳統竹木弓箭技藝,后又經中國射箭界泰斗徐開才老先生指導弓箭制作,制作技術得以提升。
“一把弓箭,外觀看似簡簡單單,但制作起來工序繁雜,十分講究。”張召羽說。據介紹,屏南縣傳統竹木弓箭的制作,分弓和箭兩部分。箭桿一般采用3至5年生、直徑約1厘米的箬竹,切成1米長竹段,陰干一年以上才可。制作時,先在爐火上讓竹竿均勻受熱,烤至竹竿顏色暗紅,接近碳化的程度,這樣竹竿有彈力,硬度更強,且不易蛀蟲。在火烤的過程中,需反復校直箭桿5至6遍。張召羽說,調直工序很難上手,全憑多年經驗積累。校直后,再去皮拋光打磨,最后上漆保護。箭桿制作完成后,還要開尾槽、安裝箭頭、黏上箭羽,一支竹箭才算完成。
竹木復合弓的制作,也要選用4至5年生、外徑大約5至6厘米、竹節均勻、質密度高的弓竹,陰干一年以上才可以使用。然后經破竹、粘合竹片和木片、定型、打磨等十幾道工序,才能成就一張完美的竹木復合弓。
“在屏南,能做傳統竹木弓箭的人越來越少了。”張召羽感嘆道,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技藝普遍受到沖擊,屏南傳統竹木弓箭制作技藝也一度瀕臨失傳。
可喜的是,近年來,作為民族體育項目之一,國家對傳統弓箭文化復興非常重視,2014年國家成立中國射箭協會傳統弓分會,倡導民族傳統射箭,并規定傳統射箭必須使用天然竹木材質制作的箭支。2017年,屏南傳統竹木弓箭制作技藝納入寧德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抓住機遇,張召羽通過公司化經營,大力培訓員工制作傳統竹箭,推動傳統弓箭文化復興。目前,在全國各個民間傳統弓箭賽事均能看到屏南竹箭的身影。屏南竹木弓傳承發展之路越走越寬敞。
貴陽市地方志辦到花溪區青巖鎮指導《中國地情報告(2018)》編寫工作
與死神賽跑 掌握“急救白金十分鐘”
[成華區]43幅手繪圖說“文旅成華” 中環路現最長城市景觀墻
《印象日照茶》之:儒家文化與茶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社區居民積極諫言獻策
屏南竹木弓 在傳承中發展
常工院在7所附屬學校設立教授、博士工作室
重寶云集!350件古代金器即將亮相金沙
清明節放假時間提前知曉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在我市全面啟動
安慶市組織收看省教育廳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暨中小學招生工作電視電話會
鄭人豪到廉江調研九洲江“五清”專項行動暨“四大抓手”建設 落實“總河長令”打好環境污染攻堅戰
財務會計制度及核算軟件備案報告
春城花都展魅力 昆明房屋要戴“綠帽子”
[雙創雙修]我市開展“五小”行業現場督查
市委市政府舉行2018年春節團拜會 張敬華向全市人民致以新春美好祝福 藍紹敏主持
安慶:千年古城插上騰飛的翅膀
黃金周消費升級趨向:私家團定制游產品成“網紅”
開展“紅色之旅”主題黨日活動
我國將生態環境成本納入經濟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