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的最終目的是要讓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襄州區用“五美”標準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讓村民樂享“空間優化形美、綠色發展生產美、創業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態美、鄉風文明和諧美”的幸福生活。
抓規劃 建新房
“面積大了,采光好了,居住條件比以前好多啦。”言語間,滿滿的幸福寫在襄州區龍王鎮紅水家園新社區居民劉天華臉上。劉天華說,住了幾十年老房子,如今搬進了新小區,水、電、氣樣樣齊全,小區環境干凈衛生。
在襄州區,像“紅水家園”這樣環境優美的社區還有劉崗新社區等。該區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堅持規劃引領,統籌發展,完善各鎮鎮域規劃、中心集鎮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加強鎮域經濟發展規劃和指導,凸顯鎮域特色,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四年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
怎樣才能讓群眾心聚在一塊、行動在同一起跑線上?雙溝鎮鄭張營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通俗易懂、鮮活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轉化成群眾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該村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讓村民參與進來、共同分享、共同提升。
到2021年,襄州區將按照“五美”標準,建成“美麗鄉村”精品村20個、村莊綜合整治樣板村300個,發展“美麗鄉村”樣板戶2000戶,創建精品旅游線3條,讓60%以上的村莊人居環境得到改善。
改旱廁 美環境
熱水器、洗手盆、潔白的瓷磚、整潔的環境……這是筆者在古驛鎮外溝村村民家的衛生間里看到的場景。該村村民深有體會地說:“以前村里都是旱廁,很不衛生。現在不一樣了,上完廁所用水一沖,一點臭味都沒有。”
筆者在外溝村看到的景象,只是襄州區全面推進農村改廁工作的一個縮影。農家小院沿用多年的旱廁不見了,封閉、清潔又經濟的水沖式廁所進入千家萬戶。
以“廁所革命”為抓手,邵棚村徹底解決居民如廁難題,凈化鄉村環境。投資100萬元,改建農戶廁所100處,建公廁2所;投資250萬元,啟動污水處理工程;投資100多萬元,建立7處垃圾處理站和100個垃圾清運點……邵棚村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用于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改造升級等,全力打造“槐鄉文化長廊”。
該區設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獎勵基金。從2018年起,區政府連續四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重點支持集鎮及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該區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異,把挖掘原生態村居風貌和引入現代化元素結合起來,引導規劃、建筑、園林、景觀、藝術設計、文化策劃等方面的設計大師、優秀團隊下鄉,發揮好鄉村能工巧匠的作用,從農民角度思考,突出村莊的生態涵養功能,保護好林草、溪流、山丘等,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
小流域 大治理
“污水經過凈化處理后,可供周邊800畝土地使用,肥效比較高。既可灌溉又能增加地力,一舉多得。”該區石橋鎮畜禽服務中心負責人劉平華介紹,該鎮對轄區23家養殖企業和850口堰塘的日常監管進行細化分工,嚴格落實責任、協調聯動,加強監督管理。
民生福祉已不僅僅局限于百姓腰間的錢袋子,更在于生活環境和品質。朱集鎮農民呂有喜現在每天傍晚都要到家門口綠樹成蔭的太湖渠上散步。他如此愜意的背后其實是襄州區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的不輟步伐。5月4日,該區朱集鎮河道清淤疏浚與清障工程(太湖渠清淤疏浚)開工啟動。該項目包括渠系清淤疏浚、連鎖磚護坡、步道修建及綠化等,惠及周邊四新村、翟灣村、三合村、劉灣村等10多個村。“一村一策”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讓水更清、岸更綠、農村更美,讓農民享受更多的發展紅利。峪山鎮現有非煤礦山6家,該鎮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引導企業復耕、復綠,按照“邊開采、邊利用、邊復耕、邊復綠”的原則,填平因采礦形成的坑塘18畝、復墾礦區23畝,礦區種植紅葉石楠、桂花樹等常青樹1900余棵,為礦產開采地披上了“綠衣裳”。
截至5月上旬,在襄州區唐白河水域基本實現“堤岸無非法砂場、河道無非法采挖、江中無‘三無’船只”的階段性目標。該區實行24小時值守巡航,采取封航措施,切斷貨物進入,查封采砂船舶及吸收機具210余艘(套),區砂石集并中心臨時性碼頭建設提前投入運營,切實改善漢江支流的生態環境。
碭山許莊回族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揭牌
我省發布生源地 信用助學貸款通知
網傳“山西將有47家景區在中國旅游日當天免票”不實
晚匯|學“抖音”挑戰高難度,爸爸失手,2歲寶寶脊髓嚴重受損!
京華城御景苑小區發生多人打斗 停車起爭執鄰居大打出手
襄州區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福田華富街道老年協會開展“迎國慶、頌祖國”合唱展演活動
肇源農場精塑造米文化確保高品質打造高端品牌
區、市兩級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到清水河縣開展《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立法調研
如何認識中美貿易逆差?
貴安旅游8號線下月2日開通 票價:一票制八元
鄉村旅游節豐富多彩
貴陽市食藥監局:全市檢查食用植物油安全情況
市紀委到豐縣檢查扶貧開發工作
夏季,心肺疾病者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
瀏陽市政務服務中心開展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填報錄入培訓
買買買,不如跳跳跳,蘇寧廣場舞大賽首日報名達12000人
如何幫助考生緩解考試焦慮
冀南新區:宣講十九大精神做到全覆蓋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