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深夜生病了,他爬起來就帶著去醫院就醫;有孩子頭發長了,他帶著去理發店剪頭發;有孩子想家了,他坐在床邊耐心的安慰;有孩子衣服蹭破了,他拿起針一點一點縫好……他是青海籍教師冶成彪,現在是濱州市第一中學高中民族班的生活輔導員。2015年濱州市第一中學承擔山東省對口支援青海省海北州內地高中辦班任務,在濱州市特別設立了內地高中民族班,冶成彪和妻子成了照顧這些青海學生的生活輔導員,那一年他50歲,妻子46歲。
>>>來濱州那一年 獨生女兒剛好畢業
冶成彪來濱州之前,曾是青海省海北州的一名高中化學老師,放棄自己的教學生涯去異地做一名生活輔導員,他是做過一番心理斗爭的。“年輕的老師不愿意來,年紀大的需要幫著子女照看孩子,我的孩子還沒結婚暫時不需要我們,綜合考慮我是最符合條件的。”冶成彪說,學校安排駐濱教師的條件里邊還有一條是配偶也要是教師,也要跟著來,“我和妻子都符合條件,這可能是我和濱州的緣分。”
冶成彪和妻子收拾行囊踏上了來濱的火車,那時,女兒剛好大學畢業。“她一畢業就去考公務員了,挺爭氣,第一次就考上了,我們也沒怎么管她。”冶成彪的話里有驕傲,也有愧疚,“我女兒去年結婚了,我們請假回去參加了她的婚禮。”
來濱州的三年里,冶成彪和妻子每天都很忙,但只要一有空,他們就和女兒通視頻電話,向弟弟詢問下70多歲母親的情況。
>>>照顧121個孩子的生活起居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2015年開始,濱州市第一中學每年都會增加一個內地高中民族班,每個班40個人左右,目前已有高一、高二、高三的121個學生。“縣里中考的前40名學生才能來這邊上學,所以孩子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學習都很努力。”冶成彪說,孩子們學習方面基本不用督促,只是生活上需要照顧的地方有很多。
從高原地區來到平原地帶,飲食、氣候等各方面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高一學生問題更多一些,有不少學生剛來的時候由于水土不服會拉肚子,還有的吃不慣這邊的飯,也有的孩子想家想的每天都哭。”冶成彪笑著說,面對各種各樣的情況,他和妻子起初有些手忙腳亂,要照顧121個孩子的生活起居,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縫縫補補、幫著買東西這都是小事,有時候晚上有孩子生病了就得趕緊帶著去醫院看病,孩子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都得管。”冶成彪像孩子們的父親一樣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為了方便帶孩子們出門,冶成彪花了3400元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孩子們出校門的機會少,只要出來我就用電動車帶著他們看看學校外面的樣子。我現在對濱州已經很熟了,學校周邊有哪些超市、醫院、理發店什么的我都清楚,這幾年我都跑遍了”。
>>>濱州人的熱情 讓他備感溫暖
同樣是背井離鄉,冶成彪也有想家的時候,但濱州人的熱情好客讓他備感溫暖。“這里的人很好,在許多方面都非常照顧我們,我心里是很感激的。”冶成彪感慨道,學校為了照顧他們青海人的飲食,特意請了兩個甘肅師傅為他們做家鄉菜,得知孩子們想吃水果,學校又決定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為孩子們發放水果,并保證孩子們每天都能喝到牛奶。
讓冶成彪記憶深刻的,還有一位市老年大學的侯秀芳女士。“有一次我們一個孩子的媽媽從青海趕過來,帶孩子去理發店剪頭發的時候認識了侯秀芳女士,自那以后他們就走動得非常密切,侯秀芳還認這個孩子做了干兒子,每個月都會來學校給他送吃的,帶他出去吃飯。”冶成彪說,在他的記憶里,曾受到過許多濱州人的幫助,即便兩年后他就要退休回到青海,這份感激之情他永遠不會忘記。
市文廣新局召開全市文化市場工作會議
周寧工商聯: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湖南省教育基金會今年2000余萬元實施3大公益項目
1號爆料|中房世紀一業主裝修疑似砸穿承重墻,鋼筋結構外露
【金灣】中央掃黑除惡第8督導組進駐廣東省督導 公布舉報電話和郵箱
在濱州他成了121個孩子的“爸爸”
杭州市民卡推出新版長者卡
黃琪玉率隊來莆開展河道保護執法檢查
犍為縣糧食局多措并舉抓好“五一”糧油食品安全工作
我市持續開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
大廠縣舉辦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培訓會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市委宣講團走進文峰區
寧波建筑業產值4600億元 規模位居全省第二
祁縣斥資5000萬元建玻璃藝術主題公園
姜堰實行項目預評估機制
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中山分廳維護通知
我鎮鋪開“散亂污”企業拉網式摸查行動
寶塔區召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暨清產核資工作推進會
團風法院與扶貧駐點村結對開展10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市農業局組織參加全市“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