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30日凌晨4時,國際著名雜志《臨床腫瘤學雜志》(jco)正式在線首發由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領銜的一項克服靶向耐藥全球研究成果,宣告找到egfr突變型肺癌靶向治療后cmet擴增耐藥機制及其聯合用藥克服之道。
該項研究可謂“八年磨一劍”,找到了肺癌精準靶向治療上的又一新路子,據估算中國每年臨床受益肺癌患者將近5萬人。
初步探索
“搞定”一半的耐藥問題
肺癌發病率與死亡率均高居惡性腫瘤榜首,我國年發病數超過78萬例,男性發病更多,每10萬男性中就約有75人罹患肺癌。
國家癌癥中心細分統計顯示,在年新增發病的78萬肺癌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為64萬人,而egfr突變引起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為29萬人。
正是因為在中國、亞洲肺癌患者人群中找到了占比達30%~40%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這些患者目前也有了靶向治療藥可以吃。
不過,靶向藥并非“終身管用”。臨床研究發現,約有一半患者在一年左右出現耐藥,靶向治療失效。患者的中位出現耐藥時間僅為10~12個月。
為應對肺癌靶向治療后出現的耐藥,過去臨床大夫一般會建議患者接受化療,許多患者則自選邊化療邊繼續用靶向藥,在痛苦中等待著耐藥問題的“標準答案”。
就在去年,吳一龍團隊的“奧希替尼對比鉑類/培美曲塞用于egfr t790m陽性肺癌”的aura3研究,同時解決了部分最關鍵最受關注的靶向治療耐藥問題——研究證實,耐藥后的egfr患者,50%~55%出現了另一種基因突變即t790m陽性,克服辦法就是使用針對新突發的藥物奧希替尼,可精準地讓這些病人延長無復發、無腦轉移的生存期達10個月。
由此,肺癌靶向治療的藥物,已經從一代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二代藥阿法替尼,進展到找到應對t790m陽性的三代藥奧希替尼。
據了解,egfr突變肺癌第三代藥物已于去年上市,目前我國正在做醫保談判,業內希望最快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對“是否進入醫保”上有個說法。
再探索
發現新的耐藥通路
那么,沒有找到egfr t790m陽性,卻也出現靶向治療耐藥的另外45%~50%的患者,怎么辦?
事實上,從2007年開始,廣東的肺癌研究者已經開始注意到靶向治療耐藥的臨床情況,當時由廣東省肺癌研究所發表了全球第一篇相關成果文章,證實從20%耐藥患者里,找到了另外的基因異常,即呈現過度活躍,醫學稱為“擴增”。文章只是提出了這個基因cmet,也只是看出了20%產生擴增這一比例。
到底對這條cmet通道怎么辦?2010年,吳一龍團隊與美國哈佛大學dana-faba的pasi教授聯合證實了cmet旁路激活確實是新發現的耐藥機制。將這條通路堵上,可望解決因cmet擴增所導致的肺癌靶向耐藥問題。
因果關系證實了,相當于找到了靶點,接下來就要尋找合適的藥物“對靶”,并且找到合適的用藥方案。
“2010年7月12日”,吳一龍教授說“我一直銘記著這個日子”,因為他事實上啟動了egfr耐藥cmet機制的臨床研究。
原來,國外藥企諾華找到一種化合物卡馬替尼,發現它與基因表達過度活躍大有關系,并嘗試在全球探索臨床如何應用。在中國,該藥企首先找到的是廣州的專家,因為廣州在肺癌臨床研究上已經富有成果。
2010年7月12日諾華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專家委員會,討論新藥應用于腫瘤基因過度活躍問題。最后,是吳一龍教授勝出了——他根據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結合2007年報道的egfr耐藥中有20%為cmet擴增,還有與哈佛大學dana-faba的pasi教授聯合證實的cmet旁路激活的耐藥機制,堅持瞄準于肺癌靶向藥耐藥問題上更有機會。
正是這一次會議,奠定了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在這一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開創了中國的臨床試驗批件還沒有拿到,中國臨床試驗還沒有開始而且時間不能確定的情況下,中國醫生領導全球臨床試驗的首例。
美國東部時間8月29日下午4時,即北京時間8月30日凌晨4時,《臨床腫瘤學雜志》正式在線首發由吳一龍領銜的這項克服靶向耐藥全球研究成果,宣告找到egfr突變型肺癌靶向治療后cmet擴增耐藥的克服之道。
我國近年來每年新增肺癌患者78萬人,當中三四成有egfr突變,靶向治療耐藥者中20%存在cmet擴增,因此僅克服cmet擴增耐藥這一新成果,一旦轉化為臨床路徑,可推算全國每年新增近5萬人受益。
期待
國產藥品扛起cmet治療大旗
在cmet肺癌耐藥成果發布會上,吳一龍教授透露了一個最新進展:國產藥品有望扛起cmet治療的大旗。
他透露,研究最初找到的新藥物卡馬替尼由瑞士諾華公司制造。不過因為客觀原因,該藥物無論是聯合或單獨使用,一直沒有上市。
而全球市場上已上市的藥物中,克唑替尼也具有抑制cmet異常的功能,目前在中國已獲準上市,相信很快能進入醫保。對肺癌的alk、cos1等基因突變患者,在多線治療失效后,克唑替尼也顯示有效。
不過,中國肺癌臨床專家們最為關注的,是目前正在全國十幾個中心進行臨床試驗的同類cmet國產藥。廣東省肺癌研究所乃至全國的研究初步證實,該藥使用效果與卡馬替尼接近甚至更好。“該國產藥最快可于一兩年內上市,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個專門的egfr cmet治療藥物。”吳一龍教授說。
來源:廣州市科協、廣州日報
西海岸新區8家醫院試點“健共體” 疾病預防關口前移
省督查我市水務2018年春節及全國“兩會”期間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生產工作
水費、電費、垃圾處理費將有哪些變化?都在這里!
韶灌局加快推進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進度
全省中小學生制作機器人競賽在南高舉行
兩年兩項大成果!肺癌或成“慢性病”
黃梅天警惕食品安全 保險為“吃貨”保駕護航
24小時自助“車管所”月底或開業
花錢能提升信用卡額度?女子“奇招”炒房反被騙
市住建委推進幫扶貧困村一村一品項目建設
關于莆田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商南開展財政補貼項目和政府性投資項目資金專項檢查
【雙創雙修】景德鎮市“雙創雙修”工作督導組今天進駐昌江區
我省出臺考研成績復查辦法
泮河大街正式通車
非遺周末聚 沿河專場上演
茂名日報社組織女職工赴陽春參觀 增長見識 陶冶情操
健康教育丨四招給血管洗洗澡
東莞推進企業信用監管工程 企業信息可“一站式”查詢
市農業局召開2017年度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