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禹歌)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將于明天(6月18日)正式到來,不少人想必都按照傳統購買了粽子來食用。不過,你是否知道這些粽子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在南京就有這樣一位老師傅,專職從事包粽子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每一年的端午節前,每天都有一千多個南京本地特有的“小腳粽子”從她手里誕生。然而,令這位師傅感到惋惜的是,從前幾乎每個南京家庭都會包的“小腳粽子”,現在卻幾乎沒有什么年輕人能掌握制作方法了。
余臘香
將粽葉卷成一個中空的包,再往包內添上一把糯米,之后再用粽葉將糯米包住,然后用線捆起,打個結,最后用剪刀剪去多余的線頭,一個小巧美觀的粽子便躍然而出。當記者見到專職制作粽子的余臘香師傅時,她正用異常熟練的手法包著粽子,僅僅一分鐘的時間,三四個粽子便在她手中迅速誕生。而在一天七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內,余師傅可以制作出一千多個粽子。
正在包粽子的余臘香
余臘香告訴記者,自己從事專職的包粽子工作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不過自己會包粽子的時間則從兒時就開始了。身為老南京的余臘香透露,早在自己十二三歲時,便好奇于長輩和鄰居包粽子的技藝而開始自己琢磨。“當時我家附近有大片的蘆葦蕩,每到臨近端午的時候,便跟小伙伴一起采摘一些蘆葦葉嘗試著包粽子,一開始在里頭填的是沙子,熟練了之后便往里頭添糯米了。”正是憑借從小練就的包粽子手法,余臘香日后成為了一名工人,每年端午節前用自己的一雙巧手為千萬南京家庭的餐桌送去一只只小巧玲瓏的粽子。
作為一座有著深厚文化積淀的城市,像其它不少食品一樣,南京的粽子也有自己的本土品種,而這就是余臘香包了二十多年的“小腳粽子”。余臘香告訴記者,相較于其它種類的粽子,南京的“小腳粽子”把糯米壓得更緊實,因而口感也更好。與其它食品不同的是,“小腳粽子”在制作過程中并不需要什么特別的技巧和訣竅,普通人往往多看幾眼,多嘗試幾次,也就能學會了。不過由于粽子獨特的樣式和制作手法,粽子的制作過程還不能為機器所取代,直到現在,粽子的制作還必須完全依靠手工的力量才能完成。
雖然“小腳粽子”的制作手法并不難,但令余臘香惋惜的是,由于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都會直接去超市購買粽子,還不會去親手包粽子,導致當代的年輕人基本上都不會包“小腳粽子”了。而在余臘香記憶中,從前幾乎每個南京家庭都會包“小腳粽子”。而在余臘香看來,粽子并不僅僅是一件節日食物那么簡單,包粽子本身也會讓家庭以及鄰里關系更為緊密。“以前南京過端午節的氛圍比現在要濃厚得多,那時候跟鄰居一起包粽子,感覺非常開心。如果現在的家庭成員也能在像以前的那種氛圍下一起包粽子,那家庭關系就要和睦得多了。”對于從前老南京的鄰里一起包粽子的場景,余臘香依舊念念不忘。
市人大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 請專家作專題輔導
扶貧先扶志村民干勁足
刷牙“姿勢”大比拼 南山舉辦“最佳刷牙達人”比賽
誦讀浸潤“安寧” 國學美好校園
蘆臺男子乒乓球隊捧得河北省開發區賽冠軍
老南京專職包粽子二十余年 一天包出千余特色"小腳粽"
[雙流區]全力推進重點項目集中攻堅
《春天的故事》特別報道引廣泛關注 網友為株洲七年新成果“打call”
安徽紀念第38個世界糧食日
市人民檢察院:走基層摸實情 檢查督導促整改
上半年我市“兩項補貼”全部發放到位 確保對困難殘疾人精準救助
漲幅曾超12倍,如今誰在狂拋老板電器
莞惠城軌車票價將有優惠 最高全程減9元
懷化經開區:綜合執法局強化人行道車輛停放的管理
白城醫高專舉辦“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演講比賽
重拳整治出租車亂象,擦亮雁城“文明窗口”
江城區:稅務部門宣傳稅收知識
虞城大力推廣社會扶貧
15人獲刑!這些開賭場、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的人全栽了
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