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蒼千名干部脫產駐村、500萬獎補“村官”、陣地建設標準化——
本報記者 方小虎 林凌 向朝倫
雨后初晴,張華鎮松浪村云遮霧繞。穿過“干”字文化長廊,登上“干”字樓,東河蜿蜒,碩果滿坡,“山頂核桃、山腰獼猴桃和脆紅李、山腳蓮藕加枇杷”的產業圖景生機勃勃,盡收眼底。
從曾經的貧困村到人心思干、致富有路,松浪村的變化,是廣元市旺蒼縣以組織振興促進鄉村振興,夯實全面小康基層基礎的縮影。而在旺蒼,像松浪村這樣已經或正在發生著大變化的村子,還有許多。
補短扶弱 千名干部駐村幫扶
8月10日,記者走進尚武鎮寨梁村貧困戶李瓊華家,她正忙著給肉牛準備飼料。今年初,在駐村干部的幫助下,李瓊華建起牛圈,申請小額信貸養殖肉牛20余頭,有了穩定收入來源。
“有持續增收的產業,老百姓脫貧致富就有希望。我們抓鄉村振興,推進全面小康,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讓群眾有技術、有產業、有增收門路。”旺蒼縣委書記劉亞洲說。
該縣在調研中發現,人才不足、“空心化”,缺脫貧領路人、缺產業帶頭人,或者干部群眾想脫貧,但思想觀念、發展思路沒有打開,不知道怎么干,是制約貧困村脫貧的重要因素。這當中,“人”最關鍵。
如何補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人”這個短板,夯實全面小康的基層基礎?旺蒼縣經過測算和研究,決定讓全縣縣級部門五分之一的干部脫產駐村。
今年4月,1023名來自全縣130余個部門和單位的幫扶干部全部脫產駐村,142名班子成員同步脫產擔任駐村工作隊長,他們中,年輕后備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占六成以上。派駐的原則是因村派人、精準幫扶,科技干部到產業發展難的村、經濟干部到貧困程度深的村、政法干部到綜治維穩差的村等。
白水鎮黨委副書記譚琦認為,千名駐村干部把新理念、新技術、新產業帶到鄉村,讓農民與現代生產和現代市場對接,致富奔康更有依托。
變化隨之而來——在嘉川鎮五紅村,駐村幫扶第一書記趙萍與村干部一起,在全村建起核桃產業園1500畝、脆紅李產業園300畝,貧困戶達到人均有20株核桃樹、戶戶有長短結合的增收產業。
到7月中旬,龍鳳鎮天井村完成4個組共500畝、3萬株藤椒袋裝苗的定植工作,盛產期畝產值可達數千元。駐村工作隊隊長楊開勇表示,村民們想用1年時間,打造一個千畝藤椒產業園。
5名紀檢干部到白水鎮光明村駐村后,開展“家風家訓掛廳堂”等活動,引導村民改變相互攀比、干等不做的不良風氣,這個曾經的“后進村”面貌為之一新。
旺蒼縣委組織部部長魏紹敏介紹,縣上對駐村隊伍嚴格管理,其工作績效主要由群眾代表、村“兩委”、鄉鎮黨委等打分評定,并在全縣通報。
激發動力 村干部報酬績效化
為充分調動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旺蒼縣今年還推出一個創新舉措:試行村干部報酬績效化,即縣財政每年預算500萬元,對村三職干部實行脫貧攻堅績效補助,村文書至村支書每年4800元至6000元不等。績效補助不是平均發放,而是根據年終考核后,按四個等次發放。
棗林鄉棗樹村黨支部書記朱清秀說,縣上能拿這么一筆錢來進行補助不容易,分配上不搞平均主義,對大家是一種激勵,“現在所有人都憋了一股勁,積極爭取當先進!”
“大家覺得更有干頭了。”張華鎮松浪村村主任向華坦言,待遇低是影響村干部工作積極性的重要因素。現在既提高待遇,又把待遇與績效捆綁掛鉤,改變了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弊端。
增強村干部崗位的吸引力,是這一創新舉措的初衷。旺蒼縣村干部平均年齡大、學歷低,90%以上是本村人。試行村干部報酬績效化,村干部崗位吸引力增加,旺蒼縣以內選、外引、下派等方式,建強村級班子。今年以來,該縣已有56名在外務工人員、退伍軍人回村任職。東河鎮南鳳村退伍軍人陳剛任村干部后,帶著村民流轉土地、發展產業,干勁十足。
從今年起到2020年,旺蒼縣還將全覆蓋輪訓村三職干部930人,每年示范培訓“青藍計劃”后備干部100名、開設2期村干部職業技能專修班,對村三職干部和“青藍計劃”后備干部實行學歷提升補助,全面提高村干部履職能力和帶富水平,為鄉村振興和全面小康打造一支永不離開的攻堅隊。
夯實基礎 村級陣地標準化
碼堡坎、平土地,嘉川鎮槐樹村唐煤公路旁,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讓村黨支部書記馮國生興奮不已,“這個新的黨群服務中心建好后,可以解決很多目前工作中的困擾。”
從新址南行不到500米,便是目前使用的黨群服務中心,衛生室和圖書室共用一間,農民夜校教室只能坐下20余人,“有時候一堂課得分批講上好幾次。”馮國生說。
推動鄉村振興,要著力建好村級活動場所,確保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干部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旺蒼縣縣長余飛宇說,隨著脫貧攻堅深入推進,該縣97個貧困村的活動場所已實現標準化建設,而非貧困村的活動場所建設相對滯后。為此,旺蒼縣從今年起啟動實施非貧困村活動場所建設三年規劃,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全縣301個黨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
目前該縣已初步確定非貧困村活動場所新建31個、改擴建93個,每個場所面積不低于220平方米,包括村衛生室、文化室、農民夜校、便民服務中心、綜治調解室等,體現“強服務弱辦公”理念,將更多的空間用于建設電商服務中心、黨員志愿服務超市等。
隨著標準化建設的推進,村級陣地“存在感”大增。目前該縣村級黨群服務中心中,已設立205個電商服務中心、建立86個科技信息平臺、掛牌運行304個專業合作社。張華鎮松浪村村民伍錦先感嘆說:“有了黨群服務中心,辦事有去處、開會有地方、訴求有人幫。”
志愿者荒地播綠忙
我市穩步推進農機政策性保險工作
寶山區領導陪同客商對項目選址情況進行考察
暑期游收官在即 眾多熱門景點價格開始回調
情系百姓 精準幫扶
廣元市旺蒼縣:“三招”強基礎激發鄉村活力
萬齊坤核查2018年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申報項目
仙居:農村生活垃圾“三化”處理全覆蓋
灌南運管所采取措施全力超額完成上半年目標任務
警方提示:春耕將至警惕“三假”農資犯罪
他們幫助鄰居逃生 現在關愛涌向他們
蔡明 《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當評委不毒舌
黃梅:品廉政書畫揚清風正氣
我國首次對高原河湖的生態環境進行精確監測
我市部署脫貧攻堅督查暗訪工作
揚州再添13條公交線可掃碼乘坐 不能直接使用支付寶
一條“東西向”主干道 “機場快速通道”即將開建
暑期健康生活:不當"屏幕控"警惕孩子視力下降
三亞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今年首貸開始受理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在咸省十三屆人大代表集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