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進門方便多了,刷個臉就行。”5月10日,住在恒大帝景小區8號樓唐女士說話的功夫,已經走到自家樓下,并沒有任何操作,樓棟門鎖卻在她踏進地上標注的識別區時迅速打開。“門禁卡已經是過去式啦。”唐女士笑著拉開門。
恒大帝景是新建小區,幾個月前居民用要隨身攜帶的門禁卡才能進出小區及樓棟。在今年3月,依托于雪亮工程而啟動的“智能小區”建設,令居民的出行方式有了新升級。歷時半個月,就已經完成了小區4個主出入口及樓棟的整體改造。
居民只需要通過物業核實身份并授權后,在手機app上錄入人臉信息,進入樓棟時,安裝在門側的攝像頭會自行比對身份,確認后即可開門,整個過程不到5秒。
“外來人員進出也告別了過去繁復的身份核對過程。”小區網格員艾華介紹道,現在外來人員只需在小區門口的可視對講機上輸入業主電話,系統會自動接入業主手機,這種“面對面”的身份確認既簡化了核對程序,又確保了人員的可靠性。
“除了‘看’人,車輛信息也會進行自動識別。”艾華告訴記者,通過小區內24小時工作的探頭,真正做到了“車過留牌,人過留影”,大大提高了小區的安全系數。
2016年,宜昌市被確定為全國45個“雪亮工程”示范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宜昌市已在全市范圍內聯網監控探頭近36000個,并計劃于今年新增一類探頭8000余個,基本實現了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
“在這樣的基礎上,推進‘智能小區’試點工程也是深化‘雪亮工程’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的重要舉措。”市綜治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居民信息錄入、變動,獨居老人定時探訪等一系列網格工作也借助“雪亮工程”的東風,變得更加“智慧”。
通過樓棟下的聯網探頭,系統會自動記錄72小時內沒有出入記錄的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并及時將信息反饋到網格員手中。“我們會根據反饋信息上門探訪”,艾華說。
除了“智能小區”建設,依托于“雪亮工程”建設逐步開展的“智慧警務”,提高案件破獲效率;實時發布景區人車流信息,幫助游客及時調整出行計劃等一些工作,也變得更加“智能”。(記者 宋志豪)
黑河市副市長馬春波到五大連池風景區檢查春季森林防火工作
全市深化增值稅改革進展順利,惠及1.4萬戶納稅人
南寧市打防結合推進反走私綜合治理
省旅發委印發指導意見 秦嶺四類區域內禁辦農家樂(民宿)
給北大最好的生日禮物 25位扎根深圳的校友經歷集結成書出版
“智能小區”“刷臉”進門 樓棟下聯網探頭作用大 “雪亮工程”助力“智慧城市”
張敬華出席2018中國·南京智慧公共安全高峰論壇開幕儀式
七夕 準新人扎堆為愛情“蓋章”
全面參與巡河!廣州900名民間河長在行動!
第五屆中國僑都健走馬拉松大賽明天開賽
堅定信心扎實干奮勇爭先拿第一
我市開展煙花爆竹零售經營安全專項治理
[佛光花海音樂節] 佛光花海園區全面“升級”
松江區開展居民自治項目展示暨推進居村規范化建設示范創建動員會
飛蚊癥激光已在宜昌華廈眼科醫院安家啦
建始縣住建局精準標明紀律“紅線”
柯橋區全力確保企業研發投入提質增量
開陽縣教育局實施四項“行動計劃”助力脫貧攻堅
嶺東區召開中央第六巡視組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工作動員大會
路面瓷磚松動、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