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2018年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團結進取、開拓創新,深化醫改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兩孩政策穩步實施,為我國人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要求廣大干部職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鞏固和拓展醫改成果,著力提升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加快建立覆蓋全體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新年伊始,劉延東副總理考察調研國家衛生計生委,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衛生計生事業實現的歷史性變革,希望衛生計生工作者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持之以恒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會議認真學習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和劉延東副總理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總結2017年衛生計生改革發展和5年來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工作。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黨組書記李斌作工作報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局局長王國強主持會議并作會議總結。
會上,邯鄲“健康小屋”建設工作作為典型在會議上做了題為《以“健康小屋”建設為紐帶,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經驗交流,為河北省唯一。全文如下:
以“健康小屋”建設為紐帶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邯鄲市于2012年啟動健康小屋建設,積極引導優質資源下沉,著力構建分級診療制度。
一、建設原則
邯鄲市在“健康小屋”建設中,堅持五個原則:一是普惠性。“健康小屋”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建設,服務對象覆蓋城鄉所有群眾。二是規范性。所有“健康小屋”按照“五個一”標準建設:一個以專家名字命名的“健康小屋”標牌;一個獨立于診室、治療室的健康教育講堂;一個以冠名專家為核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相關人員組成的工作團隊;一項針對某一類重點人群開展的特色服務;一套完整的工作計劃、方案和流程。三是專業性。每個“健康小屋”都有一個以命名專家為核心的3到5人的工作團隊。四是公益性。“健康小屋”建設是邯鄲市重點公益性民生項目,冠名專家開展的所有健康咨詢、健康教育和基本醫療服務等全部免費。五是便民性。“健康小屋”搭建起二級以上醫院與社區、鄉村衛生院之間的分級診療及雙向轉診平臺,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專家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二、建設模式
結合衛生工作實際,確立了“三主一全”的建設模式。一是政府主導。在市、縣兩級政府成立了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的“健康小屋”領導小組,將“健康小屋”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制定了《關于加強健康小屋建設的實施意見》;《邯鄲市“健康小屋”專家補貼及家庭醫生簽約績效考核實施方案指導意見》等文件。市衛生計生委制定了《邯鄲市“星級健康小屋”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統籌規劃,推動“健康小屋”建設。二是醫院主建。由二級以上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雙向選擇、上下結合協商建設。基層醫療機構負責提供場地和輔助人員。三是醫生主動。專家下沉,關口前移。“健康小屋”命名專家及其團隊每月工作時間不少于4天,具體活動時間由屋主與基層醫療機構商定。四是全民參與。以基層醫療機構為平臺,組織轄區居民參與到“健康小屋”活動中,開展對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疾病干預指導。
三、運行機制
一是建立醫療機構協作關系。在醫院層面上建立“醫療聯合體”協作關系,充分發揮“健康小屋”的紐帶作用。邯鄲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3+2+1”的醫療聯合體服務模式,即1家三級醫院聯合若干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開展縣域醫共體建設。二是開展師帶徒。在醫生層面上建立“師帶徒”幫扶關系。“健康小屋”命名專家到基層建設“健康小屋”,與小屋所在地的醫生結成“師徒關系”,以“師帶徒”形式培養基層醫務人員。三是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居民層面上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關系。把“健康小屋”作為與社區(鄉村)醫生與居民建立契約式服務的對接點,以“1+1+1”模式組成團隊,由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健康小屋”專家(專科醫生)+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全科醫生)+健康家庭管理員(健康家庭小組長)共同組成。四是實行動態管理和績效考核。市、縣(區)衛生計生局及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全部建起健康小屋管理科(疾病控制科、治未病科)。各派出醫院出臺了健康小屋專家下基層績效考核方案,納入醫院績效。
四、初步成效
一是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名醫效應在基層得到放大。全市2000個“健康小屋”的高水平專家定期在“健康小屋”服務,真正使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了基層群眾身邊。2012年以來,共舉辦健康防病知識講座20余萬次,健康管理群眾100萬余人次,發放健康宣傳材料4000多萬份。二是群眾慢性病防控意識提高。50.23%的糖尿病患者、62.91%的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做到了“熱量控制,結構調整”和“低鈉、低脂”,臨床癥狀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18.77%糖尿病患者降糖藥劑量減少,17.84%高血壓患者聯合用藥種類減少,群眾的醫療負擔有所減少。三是基層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通過“健康小屋”專家“師帶徒”及對基層醫療人員免費開展業務培訓,提高了基層醫務人員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水平和急診處置、搶救能力。四是基層就診率提高。調查顯示,90%的轄區居民對基層醫療機構技術服務水平信賴感增強,全市基層醫療機構門診量和床位使用率均提高了30%以上。五基層群眾就醫獲得感提升。“健康小屋”專家定期深入基層,開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健康干預,慢病防控等,提高了群眾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加深了群眾與醫生之間的理解和認同,增進了雙方的情感,有效避免了醫療矛盾的發生。
崇仁開展農機市場專項治理
2018年全市財政工作會議召開
郵儲銀行明光市支行打通金融支農“最后一公里”
市筑夢新區赴市委統戰部對接統一戰線工作
葉佳:我是導游,是旅行團的依靠
邯鄲市“健康小屋”工作在2018年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上做經驗交流
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挖保護傘整治社會治安亂點
快訊:市政府就《政府工作報告》征求市人大、市政協意見
惠民村干部堅持挑頭桃產業開始飄香
BZCQ-2018-019 鍋爐及配套設施廢舊資產處置交易公告
[都江堰市]著重“四個相結合”抓實“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專項活動
潘火街道:用傳統文化凝聚民心
價咋定?好賣嗎?房好嗎?——武漢首批畢業生“八折房”調查
唐山市救助管理站開放日邀您參觀
網絡轉載侵權盜版將被從嚴查處“劍網2018”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平臺版權傳播秩序
連江鮑魚品牌發布會舉行 全國首次制定產品標準
端午節起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排隊不超過30分鐘
規劃分局加速提質主動而為服務發展
帶頭推動學習宣傳貫徹工作
聚焦長三角一體化 | 相城區赴滬攬資542億元 打造融入長三角的重要門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