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要說什么最熱門,關注度討論量大都比不過近在大家身邊的一個話題——流感。原本被很多人只當做是一場小感冒,而現如今鋪天蓋地的都是病毒升級的新聞,甚至有說法稱3月是流感的最高峰期,而這個時候一個人也被大家推向了風口浪尖。
科技城醫院的搶救室里醫護人員一邊跪在病床上對他進行心肺復蘇,每隔幾分鐘,換人接力繼續按壓,而躺在床上生命垂危的這個人,起初只是得了一場小小的流感。魯先生起初得了流感,就在家吃點藥,掛掛水,沒想到流感迅速加重引發病毒性肺炎,而來到醫院的時候呼吸幾乎停止,醫生拍片檢查,發現他的肺部已經變成了可怕的“大白肺”。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案例最近竟然在全國范圍內屢屢發生。前幾天,常州一位張先生也因為流感,導致重癥肺炎,整個肺部的ct顯示一片雪白,成為“大白肺”生命垂危。而揚州的吳女士因為流感演變成“大白肺”,雖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但是卻因為感染引發了并發癥,最終不得不將其左腿截肢,右腳部分腳趾切除。而目前唯一對“大白肺”效果比較好的,就是使用體外膜肺氧合機器,也就是俗稱的人工費,可以一段時間內代替肺和心臟的功能。但是這樣的設備不僅稀少而且價格昂貴,一天就要四千五百多元,廣州一個女子因為流感出現了“大白肺”,幾度生命垂危,最后使用了人工肺才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但是為了治療這場“流感”整整花費了30多萬。
不光是這一個個全國各地發生的“大白肺”的案例,更讓大家感到擔憂的是這些病的初期竟然都是流感導致的,而本來在大家心里只是小毛病的流感,今年卻是格外的嚴重,不僅時間跨度長,致死率高,甚至還出現了病毒的變異升級,這幾天大家又開始討論起一個神人,他因為抗擊非典一戰成名,而如今的流感,大家也再次渴望著他的出現和發聲。
從全國“兩會”上為民鼓呼的“炮手南山”,到最近在中央電視臺發表“灰霾比非典更可怕,誰都逃不掉”的刺耳直言。今年82歲的鐘南山只要出現,必然成為公眾的焦點,而這次的流感也不例外。最近網絡上一度瘋傳“鐘南山預言流感會在3月卷土重來”,足以顯示出大家對他的信任,甚至到了幾近崇拜的地步,而他之所以能夠得到今天的地位,和一段歷史分不開。
彩香小學門口,老師們一個個測量著孩子們的體溫,而學生們每天的體溫都要在家里進行測量和登記,有遺漏的需要在學校再仔細的測量一遍。這是2003年非典時期的畫面,只要經歷過的人都會對這樣的場景倍感熟悉,電影院關門,街頭幾乎空無一人,而在醫院門口架起了長長的隔離帶,每一個靠近的人都戴上了嚴嚴實實的口罩。那一年,非典的陰影籠罩在每個蘇州人的心頭。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02年11月16日全球首例非典病例出現在廣東佛山,隨后在省內傳播,廣州成為了非典傳播的主要城市,2003年3月蔓延至全國,然而就在2003年3月卻有權威專家發聲說非典已經被控制,大家不需要戴口罩出門。正當大家認為疫情已經不需要擔心的時候,一次發布會上,有一個專家卻突然喊出“什么現在已經控制?根本就沒有控制!”全場嘩然,他就是鐘南山。
鐘南山出生于一個醫生世家,而也正是職業操守,讓他勇于披露真相,但是因為非典的極高致死率,一時間市民陷入恐慌,瘋狂搶購板藍根,白醋甚至是綠豆。而就在大家對非典病人避之不及的時候,他卻堅持讓最危重的病人轉到他那里,也正是他第一個站出來向公眾宣布,非典并非不治之癥。從非典過后,大家徹底的記住了這個名字,鐘南山。而近幾年他更是每每語出驚人,帶頭提出霧霾比非典可怕,掄錘砸空調”。而面對現在來勢洶洶的流感,雖然他發聲辟謠說自己并沒有預言過3月流感會爆發,但是咱們也期待醫護人員能夠多進行科普發聲,幫助大家度過這一波的流感期。(樂活六點檔記者 汪信語)
市科技局:我市舉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相關政策及實務培訓會
右江區:多形式喜迎重陽 尊老敬老獻真情
2018年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辦理時間截至9月12日
張寶文來咸調研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江北新區葛塘街道工農社區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蘇城驚現“大白肺” 小小流感引發生命垂危
“摩羯”跑偏“麗琵”又來?青島海邊巨浪滔天(圖)
一道墻堵住“方便路”
選拔先進促進提高
贏服務才能贏天下
《“十三五”昆明市結核病防治規劃》印發
故宮博物院、橫琴新區管委會 中國紫檀博物館在京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紫檀博物館橫琴分館 計劃2019年投入使用
黃巖:嚴防死守“八到位”
職工法律法規知識競賽
襄陽公證為特困家庭送愛心
16家企業推進晉源“百村景區化”
光明新區公明多層級全方位治水,堅持問題導向,狠抓源頭治理
一年時間 他帶領“問題村”改變了模樣
南寧全力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人才高地
我市命名13家反家暴維權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