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縣三鳳鎮天臺村有一條400米的"斷頭路",因為路況太差,村民們出行一步一個坑,一踩一腳泥,“出行難”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當地村民。在市效能辦的督辦下,三鳳鎮政府落實了道路整修資金近20000元。目前,該段路的初步整治工作已經完成,村民的基本通行也得到保障。
整治前的泥路
路況:一步一個坑 一踩一腳泥
近日,記者和市效能辦督查人員來到了蓬溪縣三鳳鎮天臺村,沿當地的村道路行駛約三四公里后,道路鋪設的水泥路面便到了盡頭,便找到了村民所反映的"斷頭路"。雖然當天天氣晴朗,但是寬約3米、長約400米的道路依然泥濘不堪,中間有不少被車輛壓凹陷的的坑中積滿了雨水,稍不注意就會深陷其中或被絆倒在地,村民們只能沿著道路一側的邊緣行走。
“要是遇到下雨天,這路會更爛,全是稀泥,我們出行會更加困難,完全是一步一個坑、一踩一腳泥。”天臺村5組村民老王告訴記者,這條爛路是天臺村5組村民們出行的主要道路,也正是這條爛路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就算村民要修建新房,車輛也無法通過,所有裝修材料均靠人力運送。
整治中的道路
整治中的道路
集資:11年前集資修路 至今仍杳無音信
當地村民介紹,2007年,當地村民曾響應政府集資修路,但11年過去了,此事依然杳無音信。對此,市效能辦督查人員展開調查。
經查,2007年,時任村干部為方便該村群眾出行,且群眾修建村道路積極性高,村干部向鎮政府請示,要求修建村道路。三鳳鎮政府向縣政府請示后,縣政府通過“一事一議”項目,按照每公里補貼14萬元的方式,給予天臺村2.8公里的村道路建設指標,共計補貼39萬元。由于天臺村道路每公里需27.8萬元(2.8公里村道路需77.84萬元),資金差口大,村干部又動員村民集資修建村道路,并按200元/人的標準集資11萬余元。
“事實上,當時天臺村村道路修建并未包括天臺村5組的組道路,修建的村道路距離5組的居民聚集區有約800米的距離。當時考慮到5組的村民出了資,所以在修建村道路的同時,往5組的方向一并修建了400米的組道路。”三鳳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村道路修建完成后,天臺村欠施工方工程款27.8萬余元,至今也未結清,村里更拿不出錢將5組剩余的組道路重新修建,所以才造成了“斷頭路”。
整治后的道路
整治后的道路
督辦:完成初步整治 保障基本通行
市效能辦督查人員指出,天臺村5組道路破損嚴重,群眾的基本出行遭受嚴重影響,村鎮兩級幫助村民解決面臨的實際困難,既是民之所愿,也是職責所在。在無相關政策和資金的情況下,應當積極謀劃滿足群眾基本的出行需求,應當做好村民的解釋溝通工作,帶頭鼓勵和發動村民籌工籌勞,協同解決出行問題,并積極爭取早日徹底解決居民出行難題。
據了解,在市效能辦督辦后,蓬溪縣效能辦多次會同三鳳鎮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現場勘查。由于組道路修建工程尚未啟動,在無組道路建設指標的情況下,需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進行自主集資修建。如無法自主集資修建,則需等待國家相應政策。目前,該條組道路也已納入四川省農村公路通組道路規劃,并已完成上報工作。
“等待國家的政策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村民的通行問題必須要解決。”蓬溪縣效能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三鳳鎮政府已落實了道路整修資金近20000元,對該段路進行初步整治,整治方面包括挖除淤泥,填平坑洼,部分路段鋪設連砂石完成碾壓。10月26日,記者了解到,該條路的初步整治工作已經完成,村民基本通行也得到保障。在道路修建指標下來后,三鳳鎮將按規定對該段路進行再改造,以徹底解決村民出行問題。(全媒體記者 余勇君)
山西警方發布15起網絡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仙居縣局實行組長負責制積極落實四經普工作
十年愛心夙愿 一朝捐“髓”圓夢
評論:升級思想理念 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聯合推進金融與媒體融合工作
蓬溪這條斷了11年的"斷頭路" 村民直呼出行難
恩陽區分類施策做足農村土坯房“改”字文章
肇源普通農家女自己創業找出路在漁具上尋出大商機
全國舉重比賽搬進海寧皮革城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查擺“四風”新表現 立說立行堅決整改
恩施富硒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建設加緊施工
黔江開展殘障人“才藝”大比拼活動
【學習時刻】將上合組織打造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示范區”
徒步 以櫻花之名
黃家湖白沙洲交通環境正整治 16個項目明年6月完工
市文廣新局召開全市文化市場工作會議
周寧工商聯: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湖南省教育基金會今年2000余萬元實施3大公益項目
1號爆料|中房世紀一業主裝修疑似砸穿承重墻,鋼筋結構外露
【金灣】中央掃黑除惡第8督導組進駐廣東省督導 公布舉報電話和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