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新聞網訊 記者邢漫 8月23日,迎來處暑節氣。處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意味著炎熱的高溫酷暑就要離我們漸行漸遠,是氣候變涼的象征。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處暑之后,氣溫將進入顯著變化階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天數少,但易出現局地短時強降水,空氣濕度低。處暑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雖然仍處于夏季,但受大氣環流形勢調整和西南季風帶來的風雨影響,高溫天氣將得到進一步緩解,氣溫下降逐漸明顯,但要想迎來真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還要耐心等到9月中旬。
中國民俗學會會員、遼寧地質工程職業學院副教授高盛榮介紹,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處暑過后,即將進入秋天,也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高盛榮說,處暑以后是漁業收獲的時期,沿海地區常會在此節氣舉行多種形式的祭海祈福活動,歡送漁民出海,期盼漁業豐收。此時節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四周,魚蝦貝類發育成熟。
“此外,民間流行處暑這天有吃鴨子的習俗。”高盛榮說,老北京人會在當日去買處暑百合鴨,而在江蘇地區,做好鴨子菜,首先要端一碗送給鄰居,叫做“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記者從我市一家醫院亞健康門診了解到,處暑“秋燥”屬于溫燥,氣候變化差異大,常使某些疾病在此時復發或加重,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同時,由于早晚溫差大,極易感冒。因此,提醒市民衣服不要加太多,忌捂,但也不能過涼,此時節要注意防燥,飲食起居均要調劑周到。處暑之后盡量不要喝涼茶,而要多吃些補氣補血的東西。
南潯:法律宣講服務綠色經濟
印度亞穆納河水位上漲 新德里市政府轉移周邊居民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黃山區太平湖鎮綜合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市商務局:一周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簡析(5月14日—5月20日)
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召開
“處暑”過后 涼意漸生
武警北京總隊天安門地區支隊官兵重溫入黨誓詞
蘇仙區產權辦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業務培訓
蚌埠閘檢查站黨支部召開“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組織生活會
市工商局:實施六大工程 助推“鄉村振興”
領角鸮纏絲網 湖口居民及時救助
蘇南機場月底首開美國貨運航線
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
“法院+保險+銀行”執行新模式 壽寧:“執行無憂”懸賞保險拓展線索
新版水上ETC上線以來更加便民成效明顯
相東市場監管所舉辦老年人消費品經營單位專題培訓
為衡水公交亭長凳穿“暖衣”的原來是她——劉志云
市住建委組織召開黨建工作培訓會
小城傳遞大愛 阜寧舉行第六屆十大“阜寧好人”頒獎儀式
鄒平縣:水利建設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