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編劇郝巖。
《遼寧日報》2月23日06版。
郝巖作品《王大花的革命生涯》。
人物
檔案
郝巖,編劇、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大連晚報記者。早期創作以小說、雜文、報告文學為主,上世紀90年代中期涉足影視劇創作。代表作有:電影文學劇本《大聲歌唱》《45度天空》等,電視劇作品《紅帆》《愛情20年》《冷箭》《暗紅1936》《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刀光槍影》等,話劇作品(編劇兼導演)《風聲越來越緊了》。出版長篇小說《冷箭》《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幸福與你何干》等。獲第十一屆全國電視制片業“十佳編劇”,《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獲第2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作品。
不久前,由我省著名編劇郝巖創作的電影劇本《45度天空》在首屆“克拉瑪依·為中國原創編劇加油”活動中通過層層盲評,從368部作品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斬獲“扶持原創作品第一名”和“最受關注扶持原創作品第一名”兩項大獎,獨攬20萬元扶持資金。
《45度天空》的獲獎受到廣泛關注,一些關乎影視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詞也再度引起討論,例如原創、ip??改編、流水線生產等等。最近,本報記者對郝巖進行了獨家專訪,一直堅持原創的他,多年來積累了很多經驗,同時也遭遇不少困惑,可以說,他的創作歷程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影視劇本創作的現實處境。
作為一名優秀編劇,郝巖的堅守和選擇具有代表意義。他所提出的一些觀點,值得影視界深入思考。
一部有生命力的好劇本,讓郝巖確信自己堅持走原創道路是正確的……盡管影視劇市場越來越火,但原創的生存空間并沒有太大改變,原創的重要性也沒有得到更多的尊重……大量的ip改編作品失敗了,這是必然的結果。
郝巖最著名的一部劇本是《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不但創下了央視年度收視率第一的佳績,還成為兩年一度的全國“金鷹獎”十部優秀作品之一。出色的成績讓郝巖成為影視市場中頗為搶手的“名編劇”。正因為此,當他帶著《45度天空》 參加“克拉瑪依·為中國原創編劇加油”劇本創投評選活動時,不少人感到意外。
《45度天空》創作于十幾年前,這部劇本以踢踏舞為載體,講述了一個中年男人和一群男孩相互救贖與成長的故事。“曾經有幾家公司想投拍,但因為劇本藝術性比較強,沒有什么所謂的流行元素,在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下,最終沒有拍成。”十幾年來,郝巖的心里一直放不下《45度天空》,他說:“我相信它是一個有生命力的好本子,這次參加評選也是想要找一個答案,想看看它在盲評機制下能夠走多遠。”此次活動的終評會評委由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首屆“國家重點扶持孵化電影劇本項目”評審專家向兵,電影《甲方乙方》《天下無賊》的編劇王剛,電影《尋槍》《理發師》編劇凡一平,電影《鬼子來了》《三槍拍案驚奇》編劇史健全,《大眾電影》 總編輯辛家寶共同組成。在創投會現場,被劇情打動落淚的評委向兵由衷地表示:“真心祝賀郝巖!中國電影應感謝他提升了少兒題材的高度,增加了少兒電影的厚度!”《45度天空》最終摘得大獎,讓郝巖更加堅定了信心,他確信自己堅持走原創道路是正確的。
然而,堅持原創需要面對種種困難。“很難,很難。”談到原創,郝巖不斷重復著“難”字。他說:“從我進這個行當開始,大家就在說‘原創難’。這些年,關于原創的討論從來沒有間斷過。盡管影視劇市場越來越紅火,但原創的生存空間并沒有太大改變,原創的重要性也沒有得到更多的尊重。”郝巖經常聽制片商說,“原創不如ip,ip有現成的受眾群、影響力,起步就不一樣。投拍原創,意味著從零開始開發市場,風險太大、回報太慢,費事費力。”
一句“費事費力”讓不少編劇在市場面前妥協,但郝巖很固執,他始終認為,原創力才是創作的生命力所在。“從近一年來看,大量大制作大投入的ip改編作品都失敗了,既沒有市場效應,也沒有口碑。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郝巖說,“改編ip是影視制作的捷徑,但ip的質量參差不齊,真正適合改編的并不多,而且特別需要優秀的編劇來改編。但是,制片商把大量的錢拿去買ip、找‘流量明星’,卻不肯在一劇之本上下氣力,為了省錢,甚至只是找生手來改編,結果就是拿出一些經不起考驗、漏洞百出的作品。這是ip走向枯竭、熱潮逐漸降溫的根本原因。”
一名優秀編劇必須要將自己的情感投注到創作中去,才會寫出好作品……任何情節的發生都應該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刻意為之……藝術創作不是零件組裝,那些成功的作品都具有獨特性。
堅持原創,是因為不忘初心。郝巖從事劇本創作的初心是把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對人性的理解呈現出來。因此,他認為,一名優秀編劇必須要將自己的情感投注到創作中去,才會寫出好作品。
郝巖是大連晚報的記者,采編了20多年文化新聞,他笑稱自己是“業余編劇”,“我不是科班出身,雖然很早就開始搞文學創作,但沒有正式學過這門專業。”郝巖說,因為自己“業余”,反而守得住初心。“有一次我寫了一個劇本,片方找了十多名劇本醫生來談意見,他們說,劇本5分鐘要有一個小高潮,10分鐘要有一個爆點,這是規律。我說,這不是我能做到的,我也不喜歡這么做。我很堅持,因為劇本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是帶著溫度的情感的集合體。任何情節的發生都應該是合情合理,而不是刻意為之。一個故事,一個人物,首先得打動我,我才能寫好。”郝巖坦言,他挑選項目的首要條件就是能不能打動自己,“如果創作者自己都不能接受,觀眾當然更加不能接受。”
郝巖拒絕流水線模式的創作,盡管當下影視創作中流水線模式大量存在,并被認為是一種正常現象,不過,他仍然愿意做一些“笨”功夫。他說:“流水線出來的作品,是模式化的,千篇一律。藝術創作不是零件組裝,那些成功的作品都具有獨特性,不是拼接出來的。”
因為多年從事記者工作,郝巖幾乎接觸了社會各個層面,這樣的生活經驗讓他更喜歡寫那些平凡質樸的生活,寫有溫度的人,因為在他看來,那樣的生活和那樣的人,才是真實的。郝巖說:“我追求人性溫暖的一面,追求生命善良、美好的一面。我相信平凡的生活里蘊藏著最能打動人心的力量。”
郝巖看不慣有些影視劇里“飄在半空”的所謂生活,“我早上起來經常去送孩子上學,然后逛逛早市,之后或寫稿子,或約采訪,或與合作方談事,跟朋友相聚,這是我經歷的真實生活。”他說,“之前也有投資方說我的故事和人物煙火氣太重,勸我寫點兒高冷的‘白骨精’,要時尚,要酷,要引領潮流。我說對不起,我見過的精英也都吃人飯說人話,做作的‘精英’不是我心目中的人物。”面對這種要求,他感到很郁悶。
“現在太多偽生活劇,里面的人物根本不是現實生活里的人物,但很奇怪,市場又特別歡迎這類劇。”郝巖說,他不想跟風,哪怕知道這種偽生活劇有市場。“我想嘗試寫一部特別寫實的生活劇,與那些‘打雞血’的生活劇有差異,這樣就可能會遭遇市場的白眼。”一位制片人曾經對郝巖說:“推薦劇本的時候,千萬不要說這個類型的劇市場上沒有,要說這個劇市場上特別受歡迎,不少熱門劇都是這種類型。”這番話讓郝巖很無奈。
一部影視劇的完成過程就像一場接力賽,編劇負責跑的是第一棒……編劇是決定一部作品高度的人,也是決定一個項目成敗的人……編劇要對自己的創作負責,把自己這一棒盡量跑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盡力做到完美。
在郝巖看來,一部影視劇的完成過程就像一場接力賽,編劇負責跑的是第一棒。“第一棒”會決定一部劇作的整體定位,后面“幾棒”更多是為這個項目加分或者減分。
“如果說導演、演員之間的合作是團體作戰,那么編劇的創作過程更像是孤軍奮戰。”郝巖認為,一部劇本的好壞不但取決于編劇的才華,同時也取決于編劇的責任意識。他說:“在項目前期,如何拿捏題材,如何設計好大綱,這些基礎性的工作做好了,后面的事情才能更順利。”郝巖認為,編劇是決定一部作品高度的人,“很多項目想法很好,但是最后進行不下去,其實跟編劇的能力與責任心有很大關系。”
郝巖記得,幾年前他接了一個改編項目,那也是他唯一一次做改編劇本。“一部戰爭題材的網絡小說,改編了五六年都沒有改成。前前后后換了六任編劇,交到我手上的時候已經是第七任了。當時我不知道制片方找了那么多人,還包括很出名的編劇。到我改編結束后,項目終于做成了,對方才告訴我。”也就是說,第一棒跑不起來,交不出去,這場接力賽就得半路夭折。
“既然拿了第一棒,就得把自己該跑的一段路跑好。”這是郝巖時常提醒自己的話。他說,影視創作其實就是一個加分和減分的過程。劇本交出去后,很多情況就不是編劇能夠決定的了。“投資方、制片人、導演、演員等等,幾乎劇組所有的人都能對劇本提出各種意見。這里改一下,那里動一下,有時可能會給劇本加分,但更多的時候是減分。所以,作為編劇,一定要把劇本做得盡量扎實,在開拍前,把方方面面的想法都照顧到,讓大家都能接受。這是很難的事,但又是必須得做好的事。如果交出來的是一個90分的本子,那還經得起減分,最后起碼是可以及格。如果是一個70分的本子,拍出來就很可能不及格了。”郝巖說,編劇要對自己的創作負責,把自己這一棒盡量跑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盡力做到完美,“不留或者少留遺憾給下一棒。”
原載2018年2月23日《遼寧日報》
本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市政府召開“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務虛會
杭州保安突發心臟病走了 他收養的小狗還在等他
西安市9人入選陜西省第五屆道德模范
“蒸”熱!廣東高溫繼續,明起雷雨明顯!
堅定信心決心 奮力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著名編劇郝巖說——好編劇要跑好“第一棒”
"解密"四世紀初的成都 金堂發現近30座"成漢"崖墓
楊元喜:始于泰州 成于蒼穹
貫徹安全生產責任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嚴厲整治污染源頭 保住北海藍天白云
交管民警制止超載貨運電動三輪車上路
安居社區組織黨員觀看“兩會”直播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博愛好者走進秦漢新城體驗考古魅力
平陽西部生態休閑產業帶 吹響建設新號角
市林業局:現場抓獲一起無證濫伐自留山林木案
龔朝明深入茅巖河鎮開展地質滑坡隱患排查治理
捐贈“愛心長椅” 建設美麗城市
唐河縣蒼臺鎮常寨小學舉行節前安全教育主題活動
市博物館生肖文物圖片展進社區
京東集團來淮調研航空貨運樞紐規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