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曹景明 王文龍)9月15日,國際炭基生態農業與鄉村振興研討會暨與南京農業大學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在建平縣人民會堂舉行。以此為標志,建平縣牽手南京農業大學推進炭基生態農業發展正式拉開了帷幕。
建平縣農業資源和農產品資源比較豐富,總耕地面積276萬畝,人均擁有耕地6畝。農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為主,經濟作物以苦參、煙葉、甜菜為主,被譽為全國有機雜糧基地、全國馬鈴薯生產基地、中國苦參之縣、中國黑水西瓜生產基地、全國畜牧業生產和畜產品加工基地。近年來,建平縣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以建設“生態農業、有機農產品大縣”為目標,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現代生態科技示范園區、雜糧園區、三家商貿物流產業園區等東西南北4個園區為依托,以國省市3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牽動,以發展壯大精深加工+雜糧種植、畜禽養殖、設施農業等“1+3”主導產業為重點,狠抓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三農”工作保持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良好態勢。全縣目前共發展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2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0家,市級龍頭企業31家。
多年來,建平縣高度重視科技和人才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提質增效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實施了人才工作“十大工程”, (下轉第三版)尤其是注重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試驗示范、優質選種、作物培植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此次與南京農業大學就校地合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翻開了建平縣校地合作嶄新的一頁。南京農業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師資力量雄厚,在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等方面一直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建平縣牽手南京農業大學,首先將重點解決建平縣利用當地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炭化生產秸稈生物質炭基緩釋復合肥、實現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循環利用,助力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保水保墑、增質增產問題。據調查顯示,建平縣土壤特點多為輕壤,土壤養分為缺磷少氮鉀,有機質含量低,酸堿度偏高。同時,農作物秸稈資源總量不斷上升,秸稈禁燒、環境污染等問題一直未能有效解決。2017年,建平縣與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聯盟,成立了建平縣興沃生物質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總投資2.1億元,年可回收利用建平縣當地農作物秸稈5萬噸,可產炭基復合肥5萬噸、木醋液4200噸,可覆蓋大田作物125萬畝,設施農業1萬畝。公司還計劃投資1.2億元同步建設二期工程,利用木醋液生產葉面肥,年可產液體肥3000噸、土壤改良劑6500噸、摻混肥2萬噸。該項目的實施為建平縣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改良土壤結構,助力推進國家固炭減排,為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此時,建平縣與南京農業大學結成戰略協作關系,對推進全縣炭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科技、人才支撐,也必將對建平縣農業發展、鄉村振興和人才戰略實施起到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紅綠燈斑馬線”現街頭 地面交通信號燈“喚醒”更多低頭族
海口法官夜襲“老賴” 父親替兒還1300元欠款
民間增殖放流活動舉行
北票市搭建平臺助力涉農人才發揮作用
(身邊的能干人)陳蘭秀:20年的“逐路”之旅
建平縣牽手南京農大推進炭基生態農業發展
埇橋區“五化”并舉 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嶗山一居民不聽勸 牛哄哄開車闖進太清廣場 車被暫扣
蚌埠市交通質監局召開2018年度工作謀劃推進會
手機變“天府通卡” 公交地鐵隨便刷
我市一實驗室獲評優秀類國家重點實驗室
王立偉督導調研城南工業主題公園項目建設
防控登革熱 蚊蟲監測入村
桃花文化節在昆明市郊野公園啟幕 賞“十里桃林”正當時
焦作市教育局考察團到我市職教中心考察交流
安鄉縣安全鄉中心小學:開展迎國慶詩歌朗誦會
加強路面執法力度 嚴厲打擊黃標車違法上路
杭城一所學校的義賣會上,校長把自己“賣”了
周末酒駕夜查行動持續開展
著力打造鄂渝區域合作新高地利川“走西口”融入成渝經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