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是農業縣,“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對該縣最為形象的寫照。特殊的地理條件不僅限制了農業大規模機械化生產,也阻礙著百姓發展步伐。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實現富民強縣目標,成為該縣歷屆縣委、縣政府不遺余力努力的方向。
近年來,該縣按照“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和“北茶南果高山藥菜”產業布局,因村制宜,通過實行區域化布局、產業化開發、基地化建設,著力建設一批以茶葉、白柚為主導的特色產業鄉鎮、專業村,使得如萬寨伍家臺貢茶、高羅貢水白柚等多個具有地域特色農產品的鄉鎮迅速崛起,成為拉動當地百姓增收的“火車頭”。
區域化布局茶葉成為致富葉
7月20日,宣恩縣曉關侗族鄉覃家坪村的楊松云,一大早便起床趕往茶園。
“我每年要從3月忙到9月。天天都有采的,當然每天都有收入進賬。”說起眼前自家的近十畝茶園,楊松云相當有成就感。
楊松云家有五口人,丈夫、兒子、兒媳都在外打工,她便一個人在家帶著孫子。“總要有一個人在家的,再說帶孩子也不能去工廠做事,就把自家地全種上茶。忙的時候叫上幾個人一起采,不忙的時候就自己一天采一點。因為所有茶都已進入豐產期,收入還可以。”楊松云說,一年僅采茶收入有近4萬元。
跟楊松云一樣,椒園鎮慶陽壩村家家戶戶也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這里老百姓采茶的時間會更長一些。“前兩年村里引進外地企業發展黑茶,每年采茶時間可以延續到農歷的十月底冬月初。”據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召儒介紹,2017年,慶陽壩村因為發展黑茶,每畝要比往年增收近1000元,畝收入有6000元左右。
近年來,宣恩不斷加強綠色朝陽產業——茶產業的區域化布局,按照“龍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積極培育壯大茶葉龍頭企業,目前已形成了以萬寨伍家臺、椒園水田壩、曉關七將營等多個1000畝以上茶葉樣板點。全縣茶園面積已突破20萬畝,其中有機認證面積2.15萬畝,茶葉總產量達到1.48萬噸,實現農民收入7.5億元,綜合產值13億元。“十三五”期間,宣恩力爭茶葉基地達到25萬畝,茶葉產量達到1.9萬噸,實現農業綜合產值25億元。
產業化開發白柚變身“金果果”
北有貢茶南有貢果。在宣恩的南面三個鄉鎮,成片連塊的白柚園現在成了一道美麗的鄉村風景。
7月22日,記者深入到有“白柚之鄉”之稱的高羅鎮采訪,看到公路兩旁的白柚園里,不少村民正在給剛成形的白柚套袋。
“我是埃山村的,家里5畝地都種上了白柚。夏季各種蟲害比較多,把這個袋子套上就可以有效預防。”記者問起套帶子原因,村民田毅忙解釋道。
埃山貢水白柚合作社是村里專門成立的,社員幾乎囊括了該村所有村民。“2018年,我們合作社又新發展了400畝白柚,全村現有白柚面積2000多畝,年收入在1000萬元左右。”村支部書記李金華說。
與此同時,在幾十里之外的宣恩富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內,他們的白柚產品做得更為前衛。
“我們主要是借助網絡平臺銷售,把生產的蜂蜜柚子茶和盒裝精品白柚遠銷全國各地。”據該公司負責人王青介紹,作為恩施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以華中農業大學、武漢輕工大學為技術支撐,專門從事貢水白柚的品種提純改良、研發加工等業務。公司現擁有年加工鮮果1萬噸的精細化生產線一條,年深加工“益生元富硒白柚茶”1000噸的數控生產線一條,年產值達1.2億元。
產業要想走得遠,產業化開發是關鍵。為實現“賣得好”目標,不斷壯大特色農業龍頭企業,宣恩每年籌資3000萬元,重點扶持一批有潛力、帶動能力強的中小企業,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如今已形成了以富源農業公司為首的一大批白柚深加工企業,通過深加工蜂蜜柚子茶、柚子酒等來提高“貢水白柚”的附加值。目前,該縣省、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已達24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33家。香甜多汁的“貢水白柚”承載著山區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金色希望。
基地化建設鄉村變為旅游地
每年的7、8月份,椒園鎮黃坪村那一片黃金梨都會吸引不少游人前來。今年也不例外,8月不到,黃坪村成片的梨樹上早已經掛滿了累累果實。
八組村民林秀珍這幾天一直擔心天氣問題。“雖然果子已經成形了,但現在還是汛期,一直害怕長時間下雨沒光照,這樣果子就不好吃了。”她說。
而對于同村的周同明來說,今年與往年卻有所不同。原來他家的幾畝梨園都被征用了,“你看前面的那幾塊地都被納入旅游區范圍。現在村里大力發展旅游業,我也是積極響應,要以大局為重嘛。”說起這個變化,周同明還顯得頗為無奈。
黃坪村現有12個村民小組,675戶2102人。自2004年該村開始種植黃金梨以來,到現在全村共發展黃金梨2000余畝,年產值逾620萬元,2017年人均收入近12000元。
在產業發展取得成績的同時,黃坪村還堅持以“村美、人富、文明、和諧”為宗旨,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積極構思謀劃“湖北宣恩阿里阿茲休閑旅游區”建設,預將黃坪村打造成為集農業觀光、鄉村休閑、節慶活動、戶外運動和生態度假于一體的鄉村休閑旅游地。
“這個旅游區的總體規劃已經于去年11月份通過了專家評審,現在正在進行規劃區內土地征收等工作。我們黃坪已經被納入2017年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同時也成功申報了省級文明村,以后日子是越來越有奔頭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姚元翔說。
除了黃坪村,宣恩的伍家臺、彭家寨、野椒園等地,也都由原來不為人知的偏遠鄉村變身成旅游地。2018年1至6月,宣恩旅游綜合收入達5.43億元,接待旅游人次達98.67萬,同比分別增長28.67%、24.16%。
做農業就要做有機、生態、特色農業。宣恩始終堅持這一目標,不斷創新,把傳統農業變成觀光農業、旅游農業,在為群眾脫貧增收的同時,也交出了一份群眾滿意的答卷:那就是產業發展增收美、生活舒適康居美、生態優良環境美的新宣恩畫卷。
民政部門開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工作桌面推演
鄠邑區經貿局組織召開2018年“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專題會
長沙住建行業嚴重違法失信將被聯合懲戒
甄殿舉:15年植樹600萬株 9萬畝沙島變綠洲
廣州市環境信息中心召開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流毒影響專題民主生活會
“一分田”做出富民文章
睢陽區:十二屆中國投洽會簽約30億 經濟發展再添新動能
農工黨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共建基地授牌儀式
我市農產品檢測中心實驗室順利通過計量認證復評審
朔州市舉行向新組建民兵營授旗暨開展爭創國防動員先進單位、民兵先鋒號活動啟動儀式
軍民一家親 書畫傳真情
新豐“營盤模式”引領村民脫貧致富齊奔康
臨沂:春運高峰接近尾聲 推遲一周出行機票省千元
島外四大濕地公園首次“串珍珠” 合計面積約43萬平方米
我市城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00億元
北京東城監委首次舉辦開放日活動
市財政加大投入助力環境優化提升
江安縣創新環衛園林作業市場化托管服務
中國網:河北承德雙橋區啟動“國奶扶貧工程”保障貧困家庭嬰幼兒健康成長
市疾控開展檢驗、質管工作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