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 題:國家知識產權局: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新華社記者 張泉
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司長張志成表示,中國的創新成就一不靠偷,二不靠搶,是中國人踏踏實實干出來的。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美方301調查報告指責中國在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和創新方面的做法是沒有事實根據的。事實上,中國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主要來自于中國創新投入的增加和制造業的綜合競爭優勢。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表示,中國在研發領域的高強度投入和產出,保證了中國企業技術水平的快速提高。1996年,中國整體研發強度只有0.57%,2017年提高到2.12%,已經超過英國和歐盟28國的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中國具有完善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配套,擁有熟練的技術工人,而且隨著市場化的推進涌現出一大批勇于嘗試、探索的企業,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就使得中國企業能夠把好的創意設計快速、低成本地進行產業化生產,而且在生產過程中還能夠不斷降低成本、改進質量。
隨著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研發投入不斷加大,中國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快速提升。2016年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年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突破100萬件的國家,也是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萬件的國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高銳稱,中國已經從主要的技術使用者轉變為技術生產者。
與此同時,中國以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為國內外企業塑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正致力于貫徹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推動提高法定賠償上限,增設懲罰性賠償制度,設立知識產權專門法院,加強重點領域行政執法,積極加強仲裁調解等社會治理。在近期機構改革中,中國又實現了集中管理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等。
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調查表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成效得到了國內外的普遍認可,吸引了各國創新主體積極申請中國專利。2017年,美國獲得23679件中國專利授權,在各國排名第二,美國高通公司則成為2017年獲得中國專利權最多的外國企業。
張志成表示,知識產權制度的目標是有效保護創新成果,維持市場秩序,實現公平競爭,同時也要推動技術轉讓和傳播,使創新成果的福祉為人類所共享。各方應堅守知識產權制度促進創新發展和技術依法轉讓、傳播的宗旨,而不應只強調權利保護避而不談相關義務、或只強調自身利益而把多邊協議的相關原則拋諸腦后。
商洛籍農民工南京維權工作站成立
首屆“希望之星”征文活動20日啟動
新城街道老年大學陸續開班
我市組織開展“問題地圖”專項行動“回頭看”工作
17:00報名截止!寶安區公辦學校小一網上報名人數公布
國家知識產權局: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英國知名旅行商ThomasCook集團即將進駐三亞
桐柏縣:基層政策細化,須守哪些原則
不忘初心助力新三明,三明舉行離退休干部志愿服務活動宣誓儀式
湘潭縣殘聯深入偏遠山村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調研
交通運輸部來冶調研“四好農村路”建設
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收官 北京理工奪冠
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10%目標超額完成 千億元政策紅利惠及工商企業
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全市落地落實
銀行對商業地產放貸愈加謹慎 地產股機會不明顯
泗洲寺村:古寺 水鄉 農家樂
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工作紀實
瀘州首個全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投用
姚奕生陪同中國民航局一行調研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工作
建管用育一體化 文化禮堂“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