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丹 全媒體記者張嫚
保康是我市唯一全山區縣,也是第二批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的試點之一。近日,記者來到保康發現,從農產品源頭監管到建設檢測中心,再到創建小餐飲聚集區,都是“雙安雙創”下保康的新變化。
黨政同責抓“雙安雙創”
為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康縣堅持落實黨政同責,夯實創建工作基礎,并且按照“四個最嚴”要求,把食品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心工程,擺到重要位置。
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常委、副縣長任副組長,16個食安委成員單位“一把手”為成員,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創建的指導、協調和督辦落實工作。
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完善監管體系。2018年,食藥監管預算經費達1074萬元,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保障。縣政府與各鄉鎮、食安委各成員單位,鄉鎮與各行政村(社區)、食品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別簽訂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另外,拿出專項資金聘請行政村及社區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員,基本健全縣、鄉鎮、村(社區)三級監管網絡,層層壓實監管責任。
抓源頭破難點保“食安”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第一關,如何抓源頭?保康縣在茶葉產業方面有探索。
保康發展茶產業已有些年頭,但傳統種植方式低效低質,難以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而湖北荊山錦茶業有限公司打出“有機牌”,早在2002年就引進國際先進標準,并成為全省首家國際有機茶生產基地。
生產環節,荊山錦茶業公司同樣高要求。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食品安全生產臺賬上,設備清洗、消毒和生產批次的相關信息都一目了然。去年8月,市食藥監局對22個批次的食品進行突擊抽檢,荊山錦綠茶列在抽檢目錄中,產品抽檢過關。
去年5月,保康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開始運營,為保康解決了農產品檢測難題,保“菜籃子”安全。“以前,我們檢測農產品農殘含量,只能把樣品送到襄陽市區,等檢測報告出來后,還需要3天郵寄時間,才能到我們手中。”保康縣食藥監局城關監管所負責人郝彥然介紹,原來的操作方式不利于實時監測,也無法快速反應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
一年時間,保康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已發展為輻射鄂西北的區域檢測中心,食品類年檢量可達1500批次。“產自山區的優質食用菌、香菇和茶葉,就能快速通過檢測關,幫助它們走出去。”保康縣食藥監局食品檢測股股長余成斌說。
全民共享新成果
綠滿園蔬菜平價超市在保康縣城有4家店,擁有30多畝的蔬菜基地,每天平均銷售5000斤蔬菜,可謂縣城百姓的“菜籃子”。
“我們正在積極創建‘放心肉菜超市’,跟著標準走,提升服務質量,才能吸引顧客。”超市負責人吳啟麗介紹,為了讓顧客吃得放心,2012年,第一家超市剛開業時就建了農殘檢測室,每天上架售賣的蔬菜都會接受快檢。
檢驗員李翠敏上班已有3年。她告訴記者,每天4時上班,檢測一批一批的蔬菜,除非極特殊情況,上午是不能休息的。記者通過臺賬得知,當天檢測了旱黃瓜、南瓜、白蘿卜,均未檢測到農殘超標。
在鬧市區的“紫薇火鍋城”,曾經小餐飲店聚集,客流量大,整體環境臟亂差。為了規范經營,保康縣食藥監局下大力氣,整治環境,統一裝修門店,重修道路。“三鍋演義”火鍋店老板李志瑞說:“裝修都是政府出的錢,我們直接享受,環境確實有變化,客人有所增加。”
蕪湖百年觀影史打造光影流年里的“嘉年華”
“易容面具”元素致敬經典,《碟中諜6》多了幽默感
云南維西牽手云旅四季論壇推動旅游扶貧 論壇發布“東尋計劃”
熱心服務 一心為民 ——記交警二大隊機動中隊指導員王明
一個文人與一座城市的風度
創“食安”之縣保“舌尖安全”
如火如荼 共青城市甘露鎮城鄉垃圾清理中......
政協河源市七屆二次會議勝利閉幕
我市代表隊在2018年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端州區:加快園區建設力促項目落地端州精準發力再造高品質工業
公安部交管局再部署預防暑期道路交通事故
上虞區國稅局:讓青春扛起創新旗幟,稅務局里也有“創客”
洛南1.5萬貧困群眾實現轉移就業
嘉定“安亭好人”帶動全民垃圾分類
五河縣局舉行專賣序列“春訓”動員會暨一季度業務比武技能測試
“四新”人員上廉課
34°C高溫,鹽城街頭竟然出現這一幕,讓我們看到了鹽城的另一面……
西安建立干部企業聯系制度 百家企業有了服務"管家"
南京:暴雨襲城部分道路淹水 環衛工躬身清理管道搶險疏通
“同城雙星”龍舟賽規模今年升級 12支隊角逐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