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楊絮、柳絮飄飛時節,近日,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楊絮、柳絮中暗藏蚜蟲,人吸入體內會引起呼吸道感染甚至哮喘。”飛絮里是否藏有蚜蟲?昨日,《洛陽晚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不少飛絮被水面“攔截”
正是楊絮、柳絮飄飛時節,近日,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楊絮、柳絮中暗藏蚜蟲,人吸入體內會引起呼吸道感染甚至哮喘。”飛絮里是否藏有蚜蟲?昨日,《洛陽晚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微信朋友圈一條消息,引起不少人關注
前幾天天氣晴好,楊絮、柳絮漫天飛舞,不少市民擔心吸入飛絮,出行時戴上了口罩和眼鏡。
“人紅是非多”。最近,一條消息在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廣為轉發,網傳消息大致內容是:一些地方飄著楊絮、柳絮,風一吹,漫天飛舞。南京林業大學專家發現,其實它們不僅僅是楊絮、柳絮,其中還藏著一種叫榆四脈綿蚜的小蟲子。今年的氣候有利于它們的繁殖,所以這種蟲子數量非常多,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呼吸道感染等,小孩子容易引發哮喘。
市民看到這則消息,有些一笑而過,有些則表示擔心。市民劉先生說,他從沒有聽說過飛絮中有小蟲子,認為這是謠言,不必大驚小怪;市民張女士則說,她看到這條消息后有點擔心,為避免將飛絮和蟲子吸入體內,她跟家人出門時都戴著口罩。
飛絮中可能含有蚜蟲,但概率極小且對人體無害
楊絮、柳絮里是否藏有蚜蟲?它對人體有害嗎?記者就此咨詢了防治病蟲害專家、市綠化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紀紅。
“我市一些綠化樹木上確實有榆四脈綿蚜。”王紀紅說,榆四脈綿蚜是一種昆蟲,主要依附在榆樹、谷子等植物上,這種蚜蟲也會寄生在楊樹、柳樹上,它們靠吸取嫩枝與葉子上的汁液生存。
不過,王紀紅認為,飄飛的楊絮、柳絮中雖然可能含有蚜蟲,但概率極小,因為飛絮中沒有蚜蟲得以生存的汁液,蚜蟲離開汁液是無法生存的。“有蚜蟲飛到楊絮或柳絮上,結果不慎被人吸入體內的情況。”王紀紅說,蚜蟲對人體無害,網傳消息是不實的,對于一些過敏體質的人群,吸入飛絮可能產生過敏反應,出現皮膚過敏、咳嗽等癥狀,而產生過敏反應的源頭是飛絮而非蚜蟲,“網傳的消息不是從今年開始流行的,幾年前在其他城市就有流傳”。
記者發現,每到這個時節,關于“飛絮中有蚜蟲”的謠言就會出現。北京、呼和浩特等地一些媒體曾對此事進行辟謠。
治理飛絮與病蟲害,他們一直在努力
“楊樹、柳樹作為綠化樹種,能美化環境,給市民提供便利,我們也很重視這些樹種產生的飛絮給大家帶來的影響。”王紀紅說,每年從春季開始,他們就對楊柳科植物關于飛絮的問題采取治理措施:給這些樹種打針“避孕”,出動高壓水車、霧炮車等和人工對植物進行噴灑清洗,尤其對楊柳科的植物進行重點噴灑,以減輕飛絮在空氣中的飄浮;在新栽植物時,他們盡量減少楊柳科植物的栽植數量,多采用鄉土樹種。同時,他們通過增加城市綠地總量,來增強對楊柳飛絮的吸附滯留能力。
另外,園林部門還對蚜蟲進行積極治理。每年3月,園林部門對易發生蚜蟲的植物進行藥物噴灑,每周對易發生蚜蟲危害的植株用高壓水車沖洗,減少蚜蟲危害,冬季注重對病蟲植株的修剪,集中處理病蟲植株。
王紀紅說,對于飛絮過敏群體,出門時可戴上口罩,以免飛絮通過口鼻進入體內。在家時關好門窗,保持家中整潔。(洛陽晚報記者 魏巍 通訊員 李輝 文/圖)
花園鎮秋冬時節忙水利
第十八屆中國·高淳固城湖螃蟹節本月15日開幕
光明爭當“四個走在前列”排頭兵 開創發展新局面
一份特殊的外賣,在炎炎夏日給泗陽交警送去清涼
港式風英倫風 靚麗班服成為春游“風景線”
柳絮楊絮中暗藏蚜蟲可引發哮喘?專家這樣說……
各色“中秋大餐”,有你的“菜”嗎
柴油貨車和散裝物料運輸車污染治理聯合行動首日勸返車輛646輛
開封財政系統舉辦“團結文明放飛夢想共創輝煌”籃球友誼賽
從“杭州制造”走向“杭州智造” 杭州市民關注兩會問道實體經濟
我市龍泉、遂昌和云和列入全省第一批全面創新改革聯系點
伏天未到“冬病夏治”已火 專家:并非所有疾病都適用
臺州:八大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西寧90至144平方米戶型最熱銷
團風法院黨組中心組創新學習方式
牢記全市人民囑托 開啟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新征程
首屆鄭汴圍棋擂臺賽戰罷第三輪鄭州隊逆轉取勝奪主場
禪城民警助力失散11年的母子團聚
白楊坪:風雨中“電”亮初心
市民點贊:今年元宵節城區“靜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