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糕點
“民以食為天”。吃,在百姓的生活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也漸漸形成了獨有的飲食文化。在黃前鎮李家莊村,“非遺”金六八色果子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在許多當地人眼里,金六八色果子已經成為家鄉的糕點特色,承載著鄉愁的記憶。
朱文華,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金六八色果子加工工藝”的第四代傳承人。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指導妻子制作祖傳的蜜食果子。他說,八色果子由蜜食果子、酥刀環、羊角蜜、炒糖果、扳指酥、紅綠瓜條、糖桔餅、蜜絲條八種不同的花樣構成。加工工藝以當地產的面粉、雞蛋、蜂蜜、芝麻仁、大豆、高粱、玉米、綠豆等為主要原料,經和面、搟制、捏制、整形、油炸、掛漿等方式加工制成,而其尺寸的要求為長6公分,厚0.6公分,而配料中油、面、糖、糖漿的配比為1:6:6:6,取六六大順之意。
搟制蜜食果子
今年93歲的第一代傳承人朱炳前,師從北京糕點店鋪老師傅,他結合泰山本地糕點制作工藝,獨創了八色果子加工工藝,并以家族傳承的方式流傳至今。
作為傳承人,朱文華于1999年依托獨家配方,用采于山澗中的山泉水熬制糖漿,使如今的糕點在傳統味道的基礎上,得到了新的提升。回憶過去,朱文華感嘆:“這都是我們上一代的記憶了。那年月,每逢農歷三月十五、中秋節、春節等重大節日及兒女婚嫁、老人祝壽時,八色果子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
如今,金六八色果子的處境不太妙。朱文華說,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了,來買糕點的年輕人比以前少多了。在八色果子中,做的最多的是蜜食果子,其他幾種糕點由于銷量不佳,也很少做了。而且,八色果子加工技藝對操作者的要求嚴格,過程辛苦,學徒時間長,面臨著傳承難以為繼的窘境。
非遺民俗畫宣傳
“家鄉的飲食是地域的文化符號,我們每到一地,不管是哪一種菜系、哪一種飲食,都能讓我們感覺到歷史文化在當地的傳承。這個項目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說明它在歷史傳承當中有一席之地,若不好好恢復,把它們提振起來,的確可惜。趁著現在這些傳承人還在,原料、工藝還在,我們應該有所作為,留住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朱文華說。
蜜食果子整形
扳指酥切條
羊角蜜成形
綠瓜條拌糖
手工掛漿
金六八色果子
【聚焦重點工程 助力轉型升級 “晉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說大家干”擔當作為看行動】海諾科技二期項目全力沖刺
我市開展反假貨幣集中宣傳
唱響“最美聲音”、展示“最美形象”、倡樹“最美精神”
宜君:普惠金融助推鄉村發展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鞍山全面推進“一帶五基地”建設
走讀非遺丨承古傳藝 制作甜蜜
我市公立醫院債務化解取得階段性成效
加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珠海長隆海洋科學館主體結構完成90%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召開“五一”道路交通安保工作會議
每年至少安排10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專題研究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
“磨”出精彩“聚”出智慧
花溪區人民法院開展“雷霆風暴”執行行動
市領導專題督查安全生產工作
現場簽下最嚴格“軍令狀”
麗水銀監分局構建“三大體系”強化貸款分類真實性管理
商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我市節日市場供銷兩旺秩序井然
新余中行將美學融入客群建設
市經信委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暨“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動員會
浚縣公安局“四個工作法”高效開展出入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