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貴鋒 通訊員 郝芳藝
圖為李媛在收集農戶資料。(記者 張貴鋒 攝)
李媛出生在新疆博州,2015年大學畢業后,參加湖北省對口援疆招聘考試,被建始縣就業局錄用。從此,新疆姑娘與建始結緣。
“志愿加入精準扶貧工作隊,為精準扶貧工作揮灑青春,貢獻熱情,奉獻力量……”2月27日,李媛第一個申請加入精準扶貧“尖刀班”。
李媛遞交“請戰書”后,單位領導勸導她:“你家在新疆,還未成家,村里條件艱苦,你還是留在辦公室工作,也方便解決個人問題。”
“建始就是我的家,進‘尖刀班’就是為自家做事,扶貧就是我最大的個人問題。”李媛堅持自己的意愿,來到紅巖寺鎮桃園村,成為一名駐村“尖刀班”干部。
第一次入戶開群眾會,會場特別安靜,她竊喜。可隨行的村干部告訴她,群眾沒聽懂她說的啥。第一次走訪,腳上磨出水泡,第一次與貧困戶聊天,群眾稱她“領導”……
“尖刀班”引進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在村里規劃種植130畝獼猴桃。不管怎么做工作,四組貧困戶萬建平就是不種。李媛往他家連跑四天,宣講政策,告訴他田間還可以套種藥材,并以村里的獼猴桃種植大戶為例,幫他算收入賬。
一次,李媛正在萬建平家和他母親拉家常,學校老師突然打電話說,孩子病了,需要家長緊急送往醫院。李媛一聽,馬上開車去學校,幫他把孩子送到醫院就診。
萬建平終于被打動了,“李同志這么熱心,我聽你的。”萬建平不僅自己種,還當起義務宣傳員,再也不跟扶貧干部唱反調了。
李媛苦練基本功,逐步成為一名合格的“尖刀班”隊員。
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熟悉村情。不熟悉路,就找來村里的手繪地形圖,挨家挨戶走訪,收集整理農戶家庭資料。
第二,就是掌握政策。她找來近三年的政策資料,仔細梳理,認真研讀,并將村民的難題進行分類,對癥下藥,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受到鄉親們一致好評。
“記憶中小時候為一口水,父親天不亮就去河里挑水!”
“謝謝你為我們三、四組做出的努力!”
這是桃源村三、四組村民發給李媛的微信。7月,三、四組的飲水工程終于竣工。為了清理水池,李媛卷起褲腳,跟大伙一起下到10來米深的水池中清淤。7個小時下來,李媛渾身都是泥,拎著鐵鍬的胳膊直打顫。
7月底,眼看地里的玉米就要豐收了,不料遭受風災。李媛迅速趕往受災點,與村民一起開展生產自救,搶收被吹伏的嫩包谷,盡可能減少村民損失。
“我是一名普通的‘尖刀班’干部,所做的都是我覺得應該做和想做的事,希望將來能夠做得更多、更好。”李媛的話語樸實而又堅定。
吉首傳達學習《關于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
“一字之差”,被罰16萬元
三元區“三抓三重”推進工業污染專項治理
市一小揚帆中隊走進上饒軍分區干休所為百歲老紅軍送溫暖
雙塔區衛生監督所“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全面啟動
新疆姑娘的扶貧故事
臨沂紫瑋運動俱樂部隊員喜獲全國羽毛球賽第五名
姚永紅到新皂鎮調研科技物流產業園建設工作
揭西縣:加快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
中央環保督察組到我市開展環保督察“回頭看”現場督導要求
講述支教感人故事 寶文理首部原創話劇《桃花坪》上演
精心布局 上下一心 共譜韶關發展大文章
市交通運輸局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促農民脫貧致富
長安區委書記王青峰調研“書香之城”建設 用“書香”彰顯長安文化內涵
大西幼暢和:甜甜的糖果
江山擔保中心開通專利權質押擔保
漳墩白茶開采茶農笑顏逐放
學生突患骨瘤 老師慷慨解囊 他是學生心目中"難得的好人"
淮安區推動農村環境水平再提升
讓每個農民工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