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強)9月,國家環保部、國家林業局對永新縣生態建設進行了全面“體檢”,通過檢查水源、林地、森林、礦產,認為該縣近幾年來在保護生態方面做了實實在在的工作,天更藍了,水更綠了,城鄉變得越來越美了。
森林是生態的“資源”。為切實做好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工作,該縣建章立制,強化考核,將森林保有量、森林覆蓋率等納入鄉鎮政府目標考核。同時,將珍貴楠木、高產油茶、花卉苗木等林業產業發展和森林防火工作納入鄉鎮農業農村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將植樹造林和林政資源管理納入鄉鎮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目標管理考核。
林地是生態的“根本”。該縣強化征收,注重恢復。認真落實行政許可制度,嚴格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辦法》《國家林業局令(第35號)》等法律法規規定,從嚴把好征占用林地審查、審批關。截至目前,全縣有林地16.35萬公頃,共辦理征占用林地62起(永久性21起、臨時性41起),面積達205.1公頃,征收森林植被恢復費1034.7萬元。所有征收的森林植被恢復費嚴格實行專賬管理,主要用于異地恢復植被的調查規劃設計、植樹造林、護林防火、病蟲害防治以及資源管理等方面。
宣傳是生態的“喉舌”。該縣注重預防為先,不斷加大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宣傳力度。由縣林業主管部門牽頭,每年在縣城廣場和鄉鎮集鎮開展林業法律法規和森林防火宣傳活動,印制了《永新縣生態公益林宣傳手冊》《永新縣保護野生動(植)物宣傳手冊》和《江西省森林公園條例宣傳手冊》等宣傳資料20余萬份,發放給廣大群眾。縣檢察院和相關部門聯合印制了《預防和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犯罪宣傳手冊》和《環境保護實施綱要》20余萬份,發放到各鄉鎮、村組和農戶,讓森林資源犯罪預防知識進入千家萬戶。在每年11月份的江西省“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中,該縣通過電視臺、政府網站開展了保護野生動物、水資源合理利用等專題宣傳。通過多途徑、全方位的宣傳教育,讓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深入人心,有效防止和減少了破壞森林資源行為的發生。
水源是生態的“糧食”。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該縣嚴格落實“三條紅線”制度,即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督查考核和責任追究,嚴守環評管理源頭保護關,加強環保執法監管,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開展部門聯動執法和區域環境監察;加強水資源管理考核,完成水資源管理紅線控制指標的劃定工作;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完成全縣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建立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推動生態補償制度,積極爭取國家盡快啟動禾河沿線生態補償試點,推進禾水河上游水資源管理,對水流、湖泊、森林、荒地、灘涂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確權登記,全面開展不動產統一登記,基本建成縣級不動產登記數據庫。實施河湖保護制度,推進“河長制”重點任務,實行“紅袖標”限期掛牌整治。
同時,該縣研究制定了生態文明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不斷健全考核問責制度,構建生態文明發展保障。實施與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結果相掛鉤的領導干部約談制度,強化當地政府環保責任意識。該縣還開展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前期工作,探索建立水、林地、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的資產負債核算體系和實物量核算賬戶,為推進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和審計結果運用奠定基礎。
湖州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富陽將添“春江花月夜”文創街區
中宣部授予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
單田芳離世引發關注 說書人轉戰網絡能否重生?
省潮聯婦委會到我市開展愛心慰問活動
晴空一鶴排云上———掃描永新生態資源建設板塊
西安區開展“迎國慶、頌改革,老少同臺、筑夢未來”文藝演出
湘潭縣法院對人社部門一工亡認定案作出糾正
北京發布特殊教育提升計劃 優先保障殘疾兒童入學
黃岡積極推進政務服務“一張網”工作
2018年漯河市3·15新聞發布會召開
漳州市“三步驟”檢查農村基礎工作促進統計數據質量提升
30年前走失女童尋恩人 派出所民警助其圓夢
以“媽媽式”服務促企業高質量發展 臺州全力構建最優營商環境
朔州成立青少年安全教育宣講團
強調大力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 全面啟動川藏鐵路規劃建設
是什么讓汕尾鄉村教育走開?
市房產局靠實網格化管理提高物業服務水平
高淳地稅深入基層一線送節日祝福 凝聚巾幗力量
亳州:醫療服務隊 走進敬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