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南京首幅競保障房面積地塊誕生,至今已滿一年。記者昨梳理發現,我市一年來共誕生17幅這樣的地塊,總配建保障房面積達到23.54萬平方米。不過,這17幅地都是去年10月底以前誕生的。之后開發商拿地日趨理性,南京已連續8個月未上演達最高限價改競保障房面積的場景。
2016年前后,土地市場持續升溫,開發商“搶地大戰”頻繁上演,高價地不斷出現,個別區域地塊甚至出現“面粉貴過面包”的情況,不利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為此,去年5月,我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調整土地出讓最高限價政策,即當地塊競價達到最高限價時,改為競爭保障房面積,面積最多者競得,所建保障房無償移交政府,相應房屋建設成本不納入該地塊商品住宅房價準許成本。
3個月后,我市進一步出臺《南京市出讓地塊競爭保障性住房操作管理規則(試行)》,明確改競的保障房套型建筑面積范圍為60至144平方米,與所在地塊商品住宅統一規劃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停車配建等公共配套共享,建設和裝修標準同所在地塊商品住宅一致。
去年7月5日,g19六合區雄州街道開發區南門小學b地塊拍賣,經過132輪競爭,最終被南京海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7.5億元和保障房建筑面積1.96萬平方米競得。這也是我市首幅競保障房面積地塊。
記者查閱市國土局“網上交易成交結果發布”發現,自去年7月5日以來,全市共成交了17幅達最高限價改競保障房面積地塊,分別來自浦口、六合、江寧、棲霞、城北、河西等多個區域;總配建保障房面積達到23.54萬平方米,如果按照每套90平方米計算,可提供2600多套保障房。
最值得關注的是,這17幅地都是去年10月底以前拍賣成交的。之后在政策調控的引導下,開發商拿地越來越理性,已連續8個月沒有競價超過最高限價成交的地塊,因此改競保障房面積的規定逐漸變成了“名存實亡”。
不過,這個“名存實亡”不但不是壞事,而且是好事。因為,它恰恰反映出當初的土地調控政策取得了成效,實現了預期目標——堅持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進一步加強土地市場調控,穩定市場預期,保障合理需求,保障土地有序出讓,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這一土地市場調控政策仍在嚴格實施中。在6月29日我市新掛牌的6幅地塊中,3幅涉宅地塊均設置了最高限價,如果競拍時達到最高限價都將一如既往改競保障房面積。
市國土局表示,在房地產用地方面,今年我市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推進構建“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根據土地市場供需關系,進一步優化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應結構,采取精準供應策略,促進土地市場運行平穩有序,繼續提高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效。
(記者 鄒偉)
海口秀英施茶村引進智能設備提升生態品質
巴中市精神病康復院項目建設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開陽縣國土局積極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督查工作
讓數據多跑路 讓市民少跑腿:“指尖”上的公積金更便民
邵武:專項資金強保障旅游發展謀新篇
土地市場調控見成效 南京連續8個月未現"最高限價地塊"
【司法局】城中區法律援助為農民工子弟送上“六一”法治禮物
青州公安民警王富國:災難來時 我必須沖上去
新河村:送醫送藥進村莊
功能完善提檔升級 射洪城市建設悄然“蝶變”
泗縣:“三嚴格”建立容錯免責機制
【汽開區】落實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156個
我市組織收聽收看全省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調度電視會議
津市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湖南毛里湖國家濕地公園入口景觀工程建設項目招標公告
厚街鎮慶“五一”文藝晚會4月27日晚上演
市中區科技局精心組織扎實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
萍水巨變
綏寧南竹產業煥發綠色發展活力
游長春美景 看城市變化2018走遍長春城市定向賽鳴笛開賽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擬授獎公示 臨沂四項成果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