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舉海
核心提要 竹山縣是國家18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是湖北省2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2017年以來,竹山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扶貧開發作為重中之重,按照 “六個精準” “五個一批”的要求,創造性開展 “十星創建,精神脫貧”行動,強化群眾脫貧主體意識,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舉全縣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突出觀念轉變,深挖精神貧困的主因。
竹山縣的深度貧困,既深在區位偏遠、基礎滯后、發展不快等物質層面的客觀限制上,更深在貧困群體思想觀念封閉、人力資源不強、進取志向不堅等精神層面的主觀束縛上。為突破精神層面的瓶頸,竹山縣堅持“標本兼治、疏內通外”的原則,依托“十星級文明創建”這一載體,對精神貧困的病根成因采取“望聞問切”的療法精準下藥,從轉變觀念入手,補足貧困群眾的精神之鈣,激發自主脫貧積極性。堅持扶貧先立志。引導群眾從“等靠要”向“趕幫超”轉變,樹立“十星光榮、脫貧靠我”的榮辱觀和“愚公移山、弱鳥先飛”的自主意識。堅持扶貧先扶智。引導群眾從傳統種植方式向新型職業農民轉變,樹立“勤能補拙、耕讀傳家”的家庭觀和“合作創業、抱團發展”的致富理念。堅持扶貧先弘德。引導群眾從人情攀比向儉以養德轉變,樹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觀和“安康是福、節儉惜福”的生活觀。通過動員會、現場會、典型說法、巡回宣講等方式,將道理講通講透,將文化種到群眾心頭,將技能送到田間地頭,使貧困群眾普遍樹立起自強意識、自律習慣和自愛風范,“背靠墻根曬太陽,坐等政府救濟糧”的消極現象明顯減少。
突出行動支撐,深耕脫貧攻堅的主體。
結合農村“十星級文明”創建,針對貧困群眾創新實施三大行動,讓群眾成為脫貧攻堅的建設主體。開展“星承家風·精神脫貧”行動,使精神脫貧成為群眾自覺。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貧困戶和非貧戶,細化勤勞致富星標準,開展“十曬十比十評”活動,即曬家規,比家風,評“十星+最美信義之家”;曬被子,比孝心,評“十星+最美孝道之家”;曬手繭,比勤勞,評“十星+最美勤勞之家”;曬菜單,比節儉,評“十星+最美儉樸之家”;曬合影,比幸福,評“十星+最美幸福之家”;曬變化,比進步,評“十星+最美脫貧之家”;曬健康,比清潔,評“十星+最美生態之家”;曬技術,比創新,評“十星+最美科技之家”;曬民俗,比傳承,評 “十星+最美文化之家”;曬愛心,比奉獻,評“十星+最美志愿之家”,讓勤勞致富、勤勞節儉的貧困戶得到“十星”榮譽。每年評選表彰“十星級脫貧示范戶”“十星級文明農戶”等500戶,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通過典型示范帶動、群眾廣泛參與,“我要脫貧”逐漸成為群眾自覺行動。開展“星耀村風·小康示范”行動,使鄉村移風易俗成為社會風尚。邀請本地文化名人編創竹山節禮新風六勸歌,引導干部群眾倡導婚禮新辦、喪禮儉辦、喬遷省辦、過節簡辦、大事小辦、小事不辦的新風尚。特別是在易地扶貧搬遷點張貼《三倡導三反對三不超》宣傳畫,實行集體喬遷,用放一曲紅色歌曲、貼一副十星楹聯、講一段溫暖話語取代過去的熱熱鬧鬧、大操大辦,簡辦搬家禮為貧困戶戶均減少開支2000元以上,良好文明的鄉風正在逐漸形成。開展 “星淳社風·文化強縣”行動,使“十星”文化深入民心。堅持教育引導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常態化開展道德講堂,持續創作十星楹聯、十星詩詞、十星書畫、最美全家福、家風萬年歷、家規族訓牌等文化產品進院入戶,推出 《特別星探》《結窮親、幫十星》《人文竹山》系列連環畫和地域文化論綱《古國星村》、民歌集《星歌嘹亮》等一大批深受群眾喜愛的曲藝節目和圖書產品,“十星”文化正轉化為精準扶貧、精神脫貧的強大動力源。
突出全員擔當,深追精準扶貧的主責。
把“十星級文明”創建作為精神脫貧的重要手段,依托“十星級機關”“十星級企業”“十星級鄉鎮”“十星級黨員”系列創建,形成社會全員參與的強大氣場。黨委政府擔當精神脫貧頂梁柱。強化扶貧在爭創“十星級黨委”“十星級鄉鎮”的首位度,提升鄉鎮黨委政府對精神脫貧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使命認同,推動各地全面落實黨政扶貧主體之責。黨員干部擔當精神脫貧急先鋒。堅持精神脫貧、干部先行,提高精神扶貧在創評“十星級黨員”和“十星級黨組織”的占分比,把精神脫貧作為檢驗干部幫扶群眾的重要標尺,采取“六類干部到六類村幫扶”的辦法 (黨政干部到困難村、政法干部到亂村、經濟干部到窮村、年輕干部到強村、專業干部到產業村、離退休干部回原村),圍著困難群眾轉,幫著貧困農戶干,貼近群眾結窮親,因戶施策拔窮根,把扶貧幫到點上、扶到根上。社會各界擔當扶貧壓艙石。將社會扶貧作為評選“十星級企業”“十星級單位”的依據,強化企事業單位的社會責任,全面落實縣、鄉、村縱向“三級聯動”,政府、企業、社會橫向“三位一體”的扶貧機制,打造全員參與、眾志成城的扶貧“統一戰線”,已吸引530余名成功人士返鄉創業。目前,全縣50余名在外地創業成功人士為家鄉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和公益建設捐資捐物合計近3000萬元。探索了7條精準脫貧途徑 (金融扶持的精準扶貧發展之路,園區承載、城鎮吸納的就業增收扶貧之路,培植特色覆蓋帶動的產業扶貧之路,生態移民就地城鎮化的搬遷扶貧之路,新型主體聯村帶戶的市場拉動之路,規模經營抱團發展的持續發展之路,企業訂單培訓轉移的勞務輸出增收之路)和10種家庭增收模式(“能人帶動、集約經營”“資產投資、村戶受益”“入股分紅、化解風險”“利益聯結、藤上結瓜”“鄉協認領、幫扶脫貧”“轉移就業、進城入園”“以獎代補、激勵脫貧”“光伏發電、產業拓展”“鄉村旅游、助推扶貧”“電商營銷、互聯網+三農”),發展農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310余家,幫帶貧困戶近6000戶1.9萬人,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8626人。
(作者單位:竹山縣委)
烈日下汽車拋錨 巡邏民警當起修理工
@英德情侶 想在浪漫七夕與TA“拉埋天窗”?先看看這里......
38項目簽約總投資285億元
洪湖交警大隊一中隊進學校宣講交通安全知識
沅陵縣舉辦義演音樂會助力精準扶貧
強化群眾脫貧主體意識和內生動力
龍川人大加強自身建設,依法履行監督職能,加大依法治縣力度
為保障和推動龍川率先振興貢獻力量
灌南:省發改委來我縣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北滘:借力社區文化加強基層治理
蔡典維赴新寧縣檢查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這項大賽 蚌埠三院泌尿外科分獲團體和個人三等獎
郵儲銀行開封市分行組織開展反洗錢宣傳活動
長沙市9個區縣(市)開展提級交叉巡察 共計移交問題線索57件立案15人
省評書藝術城際交流巡演抵溪
大田縣長林金龍慰問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干部職工
福州首例非法高利放貸暴力討債領域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21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訴
網上低價購置名牌彩電 四個月壞三回屢修不好
休寧:加強公路管養迎“三節”
全力做好非洲豬瘟排查及防控工作
重慶端午小長假首日迎客314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