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清是楊月勝的兒子。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的父親:在我心中,父親是一個很苦、很累的人,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是一個很堅強的人。我們小時候,父親又上地、又帶孩子,還要洗衣做飯。那時家里生活十分困難,平時母親要看病吃藥,父親還兩次舉債萬元給母親看病。父親當時才二十幾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他是怎樣承受這樣的生活和精神的雙重壓力的?如果他只管自己去過自己的生活,又會是怎樣呢?可父親沒有,父親的敢于擔當使我為他驕傲,也無形中影響了我。
現在,記者帶您循著一個兒子的記憶,走近他的父親——好人楊月勝。
楊月勝,陵川縣秦家莊鄉馬家莊村人。40多年來,他任勞任怨,不離不棄,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地照顧重病在身的患病妻子,用一顆善良、純樸的愛心,守護操持著一個特殊的家庭。
40年前,妻子突患重病
兄弟姐妹7個,1964年高小畢業,因家貧沒有再上學,在本村集體合作社幫忙,1966年6月加入團組織并擔任村里的團支部書記,1967年至1975年2月在本村先后擔任村民兵指導員、連長。1975年2月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被村上派遣到陵川縣交通局參加長治至陵川、晉城至陵川的筑路工程,同時擔任小隊長。因工作出色,干事有魄力,被留在陵川縣交通局筑路專業隊工作。
1977年3月,他正帶領民兵在晉城至陵川十字嶺路段開鑿十字嶺隧道時,交通局公路科一位技術員找到他,把他叫在一邊,對他說:“你父親讓你回家一趟,說你妻子病了。你安排下工作,先回家看看情況吧。”一走進村里,就看到妻子在路邊,手指亂比劃、嘴里亂吵嚷,家人和村上的人在周圍照看著,孩子在旁邊哭著。他一下子眼里流出了淚花,快步走過去扶起妻子,在他又說好話又攙扶下才把妻子弄回家。也許是他的到來,妻子有點冷靜了下來,但嘴里還是不停地吵嚷。
當時信息閉塞,交通也不發達。醫生確診妻子為重度精神分裂癥。在家照顧了一段時間,妻子病情穩定了一些。每隔三五天他就回家看看妻子,送些藥品。1979年底,他看到患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子女迫切需要他回家照顧。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選擇了回家照看妻子和孩子。
心愿就是,給妻子治好病
為了給妻子看病,他請遍了方圓幾十里地的醫生,家里沒錢,就這家借5元、那家借10元。1980年3月,他帶著妻子走了幾十里山路,到高平精神病醫院住院治療;還去河南白馬市精神病醫院看過,有時妻子不上車,上了車又不好好坐,他每次都給妻子說好話哄著她好好坐車。
妻子患病,撫養兒女的重擔就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肩上。他既當爹、又當娘,抱孩子,換尿布,洗屎布,做飯洗衣全都是他。兒女們在他的悉心撫養下,一天天長大,心中既快樂也發愁。
妻子這種精神疾病很棘手,難以防范。尤其換季之時,更容易發病。白天到處亂跑,稍不留意就走失了。有時近了能回來,有時走的路遠了就走不回來,每到這時候,他就一天24小時寸步不離地照看著妻子。
想起父親這些年過的日子,楊志清告訴記者:“母親這種疾病,沒法和別人正常交流。想想父親這幾十年來都沒有人說說心里話,他難受了向誰傾訴?我沒有聽過。只見他時常是笑臉迎人,還經常幫助別人。”
相濡以沫,把深情留人間
40多年來,照顧妻子的辛苦和勞累不必說,光是精神上的壓力也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
楊月勝不僅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還是一位孝敬父母的好兒子。1991年,父親去世后,由于其他兄弟姐妹離家較遠,母親的日常生活起居就落在他的身上。對待老人,他孝敬有加,時常噓寒問暖,給老人端飯端水,倒屎倒尿,悉心照料,一直到老母親80多歲安詳離世。
他有兩子兩女。兒女大了要成家,這也是他的一件頭痛事。有的人一聽孩子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就有點不大情愿。好在四里八鄉都知道楊月勝心地善良,孩子們都是熱心人。雖有波折,但兒女們后來也都一一成了家。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只要在家,孩子們搶著給母親洗腳、洗頭、換洗衣服。
從20來歲的年輕人到如今兩鬢斑白的老人,他始終如一、不離不棄,既沒有放棄妻子,也沒有舍棄子女,他用厚重的肩膀,堅強的意志,寬廣的胸懷,撐起了這個特殊的家庭。本報記者 徐沛
江蘇省僑務經濟科技工作會議在徐召開
龍子湖區城管執法局創新“三化”提升綠化水平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名單
【蓮花山度假區】鄉村文化節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德耀中華·晉城好人】楊月勝:不離不棄守護病妻40年
沅陵“百老千童”宣講紅色故事
我市通報城鄉“創衛”一體化工作近期檢查評比結果
“創衛”不達標 上臺領黑旗
圍場獲評“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
2018年高校畢業生求職招聘周正式啟動
一份合格的早餐,至少要包含這4類!你的達標了嗎?
市區城鎮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半年度紅黑榜出爐
題做不完可申請延時 40年前高考準考證長這樣
“武”動青春 德育新人——名山三中開辦武術文化教育側記
吉州筑巢引鳳助推企業發展
蘇州“五險”參保人數達2782.6萬
省運會群眾比賽項目橋牌比賽青川落幕
銅川市召開小麥“一噴三防”現場會
為企業提供職業培訓 為當地提供學歷教育 南京高校紛紛走進“一帶一路”國家辦學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社會愛心人士帶領孤殘兒童春游賞花